問題詳情

27. 下列是一段關於賦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賦是漢代文學的代表
(B)漢的賦是抒情性濃厚的賦,不但屬對精切,音調諧和,甚且通篇駢儷
(C)魏 晉 六朝的賦,表現體製宏肆、筆勢誇張、辭藻華麗的特殊風格
(D)唐代一方面以賦取士,規定程式,講求對仗工整,音調諧和,甚至四六成文隔句相對,遂成所謂的「文賦」。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70418
統計:A(1198),B(64),C(203),D(9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世說新語、賦之類別、賦

用户評論

【用戶】Yi Sio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賦的流變:一、戰國(短賦):1.篇章短小。2.用以說理。例如:荀子的短賦。二、兩漢(大賦、古賦):1.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多長篇。2.好堆砌冷僻文字。例如:司馬相如《上林賦》、賈誼《弔屈原賦》。三、魏晉六朝(俳賦、駢賦):1.篇幅短小,抒情多於鋪陳。2.講究聲律諧和、用典對仗、使用俳句。例如:左思《三都賦》。四、唐代(律賦):1.音韻協調。2.較俳賦更講究對仗、押韻。3.缺乏文學價值。五、宋代(文賦):以散文方法作賦,化典重為流利,抒情寫景極近散文。例如:歐陽修《秋聲賦》、蘇軾《赤壁賦》。六、明清(股賦):律賦、散賦混成,寓駢於散,對偶中摻入八股文句法。八股科舉應試所寫的八股賦體,已無文學價值可言。

【用戶】Susan S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以為要選錯的,看到D就選~@@

【用戶】王月侶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B)魏 晉 六朝的賦是抒情性濃厚的賦,不但屬對精切,音調諧和,甚且通篇駢儷 (C)漢的賦,表現體製宏肆、筆勢誇張、辭藻華麗的特殊風格 (D)唐代一方面以賦取士,規定程式,講求對仗工整,音調諧和,甚至四六成文隔句相對,遂成所謂的「 律賦」。「文賦」:宋朝, 保持主客文答體, 以散文(古文)方式寫賦,是有韻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