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當小朋友都很專心聽教師說故事時,小明就會發出怪聲音,如果教師越注意他、越制止他,他發出怪聲的頻率就越高。這時候教師較適合用下列哪種方法來協助小明改善此行為?
(A)消弱法(extinction)
(B)正增強法(positive reinforcement)
(C)逐步養成法(shaping)
(D)過度矯正法(overcorrection)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8506
統計:A(2967),B(23),C(16),D(5),E(1)

用户評論

【用戶】人助、天助也!~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消弱作用是行為學派運用來改變行為的方式之一。消弱的定義是指對於先前給予增強的行為,不再繼續增強。          教師越注意他、越制止他,他發出怪聲的頻率就越高因此,消弱的對象可能是先前被正增強或負增強過的行為,也可能是先前自然產生的感覺後果。運用消弱在教室管理或個人行為矯正上的研究很多。例如:威廉斯(H.L. Williams)1950年曾對1位21個月大,且睡前會哭鬧以吸引父母注意的幼兒,進行兩次消弱的實驗;卡爾(E.G. Carr)、牛松(C.D. Newson)和賓克夫(J.A. Binkoff) 1980年曾對會利用攻擊行為以逃避坐在位子上的14歲自閉症智能不足兒童,進行消弱處理。這些實驗都認為消弱作用能改善個人的行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