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請回答第 21 題:  中國文化如果缺乏「俠」的精神,會更沒有個人價值,會更缺乏孤獨自我完成的驕傲,也會更失去對抗權貴與統治者的自信。 俠─是中國傳統文化裡非常獨特的一種生命形式。在儒家建立的嚴密群體倫理社會結構中,俠─代表了一種孤獨、一種背叛、一種出走。  俠─不僅僅是武功技術的擁有者。俠,在儒家文化的天羅地網裡,更大的價值是保有了最後一點個人浪漫的生命自由,保有了從人群走向江湖山水的純粹心靈嚮往,保有了以個人力量對抗世俗價值的傲氣。 以對抗宋代統治集團為背景的《水滸傳》使俠的形態多元化了。「俠」可以是孤絕悲壯的「林沖夜奔」,可以是魯智深「醉打山門」的諧謔豪放,可以是李逵的一片赤子之心,也可以是武松酒醉過崗打虎的氣魄。逼上梁山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可以是出身皇族貴裔的柴榮,可以是漁樵江渚之上的阮家兄弟,可以是政府軍伍出身的林沖,可以是販夫走卒,甚至潑皮無賴,他們共同結構成一個「俠」的主題,因為官逼民反,統治者壓迫,人民造反,《水滸傳》的「俠」的主題更近於社會革命,傳承著「俠」的個人傳統,但已轉變為集體意識的反叛。  近代武俠小說當然繼承著「俠」的大傳統,因此,或許末流偏向武功招術的奇技誇張,但是一定程度仍然傳承著「俠」的美麗精神,在無論多麼汙雜沉淪的現實中,仍然使人迷戀,迷戀孤獨,迷戀叛逆,迷戀出走,迷戀一種千錘百鍊的自我生命的完成。因此,永遠會有李慕白,飄逸於竹林之上,溫暖深情卻又如此憂傷,套句李安的口白─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李慕白。 【蔣勳〈俠的生命美學〉】 21. 依據文本,「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李慕白」是指人們嚮往:
(A)一種千錘百鍊的自我生命的完成
(B)推翻一切傳統倫理的集體革命
(C)飄逸於竹林之上的武術奇技
(D)不論出身階層的兄弟情義。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nom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A)一種千錘百鍊的自我生命的完成詳解:(A)由「仍然使人迷戀……迷戀一種千錘百鍊的自我生命的完成。因此,永遠會有李慕白……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李慕白」可知。

【用戶】nom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一種千錘百鍊的自我生命的完成詳解:(A)由「仍然使人迷戀……迷戀一種千錘百鍊的自我生命的完成。因此,永遠會有李慕白……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李慕白」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