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關於〈師說〉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究其原因,實由於士大夫自視甚高,為群眾所譏
(B)「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句中的「此」指的是:聖人愚人資質天賦不同
(C)「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原因在於「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
(D)〈師說〉一文中,可與「聖人無常師」相互呼應的論述是「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Sheen Yang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原文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翻譯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知 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求老師指教,那成爲疑難的問題,終究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識和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並以他爲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識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並以他爲師。我學習的是知識,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無論地位顯貴或是低下,無論年長年少,知識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存在的地方。唉!從師求學的傳統已經失傳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學問道理;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爲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能成爲聖人的原因,愚人能成爲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於這個緣故吧?

【用戶】崔家銜

【年級】

【評論內容】(A)其原因是當時的人們認為拜師是一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