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陶淵明〈桃花源記〉一文,許多人和梁啟超一樣,把「桃花源」視為虛擬的「烏托邦」。以下引述的四段文字,哪一段最能證明它是虛擬的?
(A)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B)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C)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D)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09162
統計:A(244),B(456),C(466),D(11680),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晚遊六橋待月記 、《烏托邦》摩爾More-英國人文主義學者的領袖

用户評論

【用戶】Joy :) 考上國小英語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那是桃花源裡的人講的話阿,可是你不能證明它是虛擬的。D選項比較好,因為太守怎麼找根本就找不到桃花源這地方,可見是虛構的。

【用戶】Tadzio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為何不是C呢?東晉和秦朝的語言應該不通,但是卻能對話,所以可能是虛擬的。

【用戶】Janice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最能證明」 D選項又再度想循原道路找桃花源,可是卻怎麼樣也找不到!代表是虛構的~

【用戶】AdzukiP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在故事裡面都已經說找不到了,更加證明只是虛構的故事囉!-----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