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四十班者,應置護理人員一人(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四十班以上者,至少應置護理人員二人(C)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每四十班,應設置營養師一人(

【評論內容】

《學校衛生法》

●第7條(節錄)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四十班者,應置護理人員一人(A);四十班以上者,至少應置護理人員二人(B)。

專科以上學校得比照前項規定置護理人員。...

●第23-1條(節錄)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四十班以上者,應至少置營養師一人(D);各縣市主管機關,應置營養師若干人。

【評論主題】2 依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之規定,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幾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A)一日(B)三日(C)五日(D)七日

【評論內容】

《校園霸凌防治準則》第三章 校園霸凌之處理程序及救濟方式

●第11條

疑似校園霸凌事件之被霸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請人),得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之學校(以下簡稱調查學校)申請調查;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並於受理申請之次日起二個月內處理完畢,以書面通知申請人調查及處理結果,並告知不服之救濟程序。

導師、任課教師或學校其他人員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即通報校長或學務單位,學校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

學校經學生、民眾之檢舉(以下簡稱檢舉人)或大眾傳播媒體、警政機關、醫療或衛生福利機關(構)等之報導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

非調查學校接獲申請、通報、檢舉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除依第二十一條規定通報外,應於三日內將事件移送調查學校處理,並通知當事人。

【評論主題】1 依大學法之規定,以下有關教師分級及聘用之敘述何者正確?(A)大學教師分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助教,從事授課、研究及輔導(B)大學得設講座,由教授與副教授主持(C)大學教師之聘任,分為初聘、續聘及長

【評論內容】

《大學法》 第四章 教師分級及聘用

●第17條(節錄)

大學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A),從事授課、研究及輔導。

大學得設講座,由教授(B)主持。

●第18條(節錄)

大學教師之聘任,分為初聘、續聘及長期聘任(C)三種;...

●第20條(節錄)

大學教師之聘任、升等、停聘、解聘、不續聘及資遣原因之認定等事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D)審議。

【評論主題】4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四十班者,應置護理人員一人(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四十班以上者,至少應置護理人員二人(C)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每四十班,應設置營養師一人(

【評論內容】

《學校衛生法》

●第7條(節錄)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四十班者,應置護理人員一人(A);四十班以上者,至少應置護理人員二人(B)。

專科以上學校得比照前項規定置護理人員。...

●第23-1條(節錄)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級數四十班以上者,應至少置營養師一人(D);各縣市主管機關,應置營養師若干人。

【評論主題】2 依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之規定,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幾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A)一日(B)三日(C)五日(D)七日

【評論內容】

《校園霸凌防治準則》第三章 校園霸凌之處理程序及救濟方式

●第11條

疑似校園霸凌事件之被霸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請人),得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之學校(以下簡稱調查學校)申請調查;學校於受理申請後,應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並於受理申請之次日起二個月內處理完畢,以書面通知申請人調查及處理結果,並告知不服之救濟程序。

導師、任課教師或學校其他人員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即通報校長或學務單位,學校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

學校經學生、民眾之檢舉(以下簡稱檢舉人)或大眾傳播媒體、警政機關、醫療或衛生福利機關(構)等之報導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應就事件進行初步調查,並於三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

非調查學校接獲申請、通報、檢舉或通知,知有疑似校園霸凌事件時,除依第二十一條規定通報外,應於三日內將事件移送調查學校處理,並通知當事人。

【評論主題】1 依大學法之規定,以下有關教師分級及聘用之敘述何者正確?(A)大學教師分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助教,從事授課、研究及輔導(B)大學得設講座,由教授與副教授主持(C)大學教師之聘任,分為初聘、續聘及長

【評論內容】

《大學法》 第四章 教師分級及聘用

●第17條(節錄)

大學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A),從事授課、研究及輔導。

大學得設講座,由教授(B)主持。

●第18條(節錄)

大學教師之聘任,分為初聘、續聘及長期聘任(C)三種;...

●第20條(節錄)

大學教師之聘任、升等、停聘、解聘、不續聘及資遣原因之認定等事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D)審議。

【評論主題】【題組】30.文中莊子告訴從者關於郢人與匠石的故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以郢人比喻莊子,以匠石比喻惠子(B)以郢人比喻惠子,以匠石比喻莊子(C)以郢人比喻惠子,以宋元君比喻莊子(D)以郢人

【評論內容】

運斤成風:楚國郢地某人曾將白灰塗在鼻上,任由匠石揮舞斤斧除去鼻上白灰,結果白灰盡除而郢人毫髮未傷。典出《莊子.徐无鬼》。後以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純熟,技術出神入化。

【評論主題】20.陳小明想選讀三篇寓言,他該選下列哪幾篇呢?甲、中山狼傳 乙、阿Q 正傳丙、涸轍之鮒 丁、紅拂傳 戊、黔之驢 己、虯髯客傳(A)甲丙戊 (B)乙丙己 (C)丁戊己 (D)甲丙丁

【評論內容】

紅拂傳(丁)、虯髯客傳(己) 為唐代傳奇

阿Q正傳(乙) 為民初小說

這樣就可以選出答案囉~

【評論主題】29.下列哪一位思想家主張心靈成長具有韻律,亦即認為理智發展之進程,是由浪漫階段進入精準階段,最後到達概括階段?(A)杜威(J. Dewey) (B)休姆(D. Hume)(C)康德(I. Kant)

【評論內容】

懷德海主張教育的節奏,即對學生「自由和訓練的節奏要求」,分為三階段如下:

1.小學(13、14 歲之前)- 浪漫/傳奇。2.中學(14-18 歲)-精確。3.大學(18-22 歲)-概括。

【評論主題】7.某校以「二ΟΟ四年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主題」進行教學,這是屬於哪一類主題?(A)文學主題 (B)論題主題 (C)概念主題 (D)事件主題

【評論內容】

(A)文學主題:以文學素材作為主題而進行之教學活動。例如:從籤詩看在地特色

(B)論題主題:以某項現實議題作為主題,例如:全球暖化對人類造成的衝擊、是否要允許安樂死

(C)概念主題:主題本身為抽象概念,例如:什麼是「永續」、「死亡」

(D)事件主題:以某一發生之事件作為主題。例如:2018韓國平昌冬季奧運

【評論主題】18.淑芬一邊唸書一邊聽歌,但她能專注讀她的課本內容,而不去聽歌曲的歌詞,這與淑芬的什麼能力有關?(A)自動化(automaticity)(B)長期記憶(long-termmemory)(C)擴散思考

【評論內容】

(A)自動化(automaticity):根據Schneider與Shiffrin的論點,自動化是個體的認知歷程由具有高度的意識覺知到相對無意識覺知的過程。在執行很多認知作業時,開始的時候是控制歷程,到後來才變成自動化。例如,剛開始學習騎腳踏車時是控制歷程,一旦學會並熟練時,它就變成自動化。(B)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能夠保持數天到數年的記憶。(C)擴散思考(divergent thinking):Guilford 的智力結構論,將思考歷程分為 聚歛性思考 和 擴散性思考 。擴散性思考指的是我們根據既有的訊息來產生大量且多樣的訊息。不同於創造力,但卻被視為創造力的潛能或創造思考的主要歷程。

(D)選擇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外界眾多龐雜的刺激經感官進入大腦,卻...

【評論主題】【題組】30.文中莊子告訴從者關於郢人與匠石的故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以郢人比喻莊子,以匠石比喻惠子(B)以郢人比喻惠子,以匠石比喻莊子(C)以郢人比喻惠子,以宋元君比喻莊子(D)以郢人

【評論內容】

運斤成風:楚國郢地某人曾將白灰塗在鼻上,任由匠石揮舞斤斧除去鼻上白灰,結果白灰盡除而郢人毫髮未傷。典出《莊子.徐无鬼》。後以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純熟,技術出神入化。

【評論主題】20.陳小明想選讀三篇寓言,他該選下列哪幾篇呢?甲、中山狼傳 乙、阿Q 正傳丙、涸轍之鮒 丁、紅拂傳 戊、黔之驢 己、虯髯客傳(A)甲丙戊 (B)乙丙己 (C)丁戊己 (D)甲丙丁

【評論內容】

紅拂傳(丁)、虯髯客傳(己) 為唐代傳奇

阿Q正傳(乙) 為民初小說

這樣就可以選出答案囉~

【評論主題】29.下列哪一位思想家主張心靈成長具有韻律,亦即認為理智發展之進程,是由浪漫階段進入精準階段,最後到達概括階段?(A)杜威(J. Dewey) (B)休姆(D. Hume)(C)康德(I. Kant)

【評論內容】

懷德海主張教育的節奏,即對學生「自由和訓練的節奏要求」,分為三階段如下:

1.小學(13、14 歲之前)- 浪漫/傳奇。2.中學(14-18 歲)-精確。3.大學(18-22 歲)-概括。

【評論主題】7.某校以「二ΟΟ四年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主題」進行教學,這是屬於哪一類主題?(A)文學主題 (B)論題主題 (C)概念主題 (D)事件主題

【評論內容】

(A)文學主題:以文學素材作為主題而進行之教學活動。例如:從籤詩看在地特色

(B)論題主題:以某項現實議題作為主題,例如:全球暖化對人類造成的衝擊、是否要允許安樂死

(C)概念主題:主題本身為抽象概念,例如:什麼是「永續」、「死亡」

(D)事件主題:以某一發生之事件作為主題。例如:2018韓國平昌冬季奧運

【評論主題】18.淑芬一邊唸書一邊聽歌,但她能專注讀她的課本內容,而不去聽歌曲的歌詞,這與淑芬的什麼能力有關?(A)自動化(automaticity)(B)長期記憶(long-termmemory)(C)擴散思考

【評論內容】

(A)自動化(automaticity):根據Schneider與Shiffrin的論點,自動化是個體的認知歷程由具有高度的意識覺知到相對無意識覺知的過程。在執行很多認知作業時,開始的時候是控制歷程,到後來才變成自動化。例如,剛開始學習騎腳踏車時是控制歷程,一旦學會並熟練時,它就變成自動化。(B)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能夠保持數天到數年的記憶。(C)擴散思考(divergent thinking):Guilford 的智力結構論,將思考歷程分為 聚歛性思考 和 擴散性思考 。擴散性思考指的是我們根據既有的訊息來產生大量且多樣的訊息。不同於創造力,但卻被視為創造力的潛能或創造思考的主要歷程。

(D)選擇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外界眾多龐雜的刺激經感官進入大腦,卻...

【評論主題】11.青少年對自身的身體意象(bodyimage)不會影響其:(A)成長趨勢(B)自我評估(C)同儕接受度(D)人際技巧

【評論內容】

「身體意象」係指個體對自己身體各方面特徵的主觀知覺、想法及感覺,包括個體對身體外表特徵的重視程度,以及感受別人對自己身體樣貌的看法。

(A)選項的部分,用單雙眼皮就可以理解,不過若以胖瘦為例,則題目就過於武斷。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教育心理學是從行為主義開始的,之後才依序有認知、人本等的理論加入。

(C) Thorndike 以貓之謎籠的實驗確立了刺激與反應的連結。(連結主義,行為主義系列之始,教育心理學之父)(A) Skinner 是根據桑代克的研究進一步推展出操作制約理論。(屬於新行為主義)

(D) Piaget 觀察自己的孩子,發展出基膜、認知發展階段。(11歲以上都分成形式運思期,可知其重點在兒童)

(B) Hall 復演論,主張個體成長的歷程是在「復演」人種進化的歷程。

【評論主題】37.有國小五年級學生家長建議老師在課堂中加強道德議題的教學,將學生道德發展提升至「後習俗道德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假如你是該老師,根據柯柏格

【評論內容】

(A)學生上了國中,才能達到「後習俗道德期」 一般人均在1-4階段(前習俗道德、習俗道德期而已,20歲以上才較有可能達到後習俗道德期。

(B)五年級學生很難達到「後習俗道德期」的水準 同上,確實很難,建議應遵守「加一原則」。

(C)兒童道德認知發展宜遵循自律而後他律的原則 兒童的道德認知是「告知」而非「自知」的。即他律而後自律。

(D)研究顯示,大部分學生在五年級已進入「後習俗道德期」同(A)、(B),五年級學生(12歲)多在習俗道德期的階段3 尋求認可取向/乖孩子取向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美國教育行政制度基本上分為聯邦、州與地方三級制度。但由於憲法修正案第十條規定:「凡憲法未授與聯邦,而又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權利,均保留於各州或人民。」所以教育之最高權力分屬各州,而形成典型的地方分權的教育行政制度。

聯邦政府的教育部通常只具有三項主要任務:(一)從事教育研究;(二)從事無法為單一州政府負責之教育服務事項;(三)核發獎助金事宜。

各地方學區通常有地方教育董事會(或稱州教育委員會)及地方教育局兩個單位。前者為決策單位;後者負責執行教育董事會之決策。(沈珊珊,2000)

【評論主題】6.下列教育現象的敘述,何者屬於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alism)取向? (A)學校教育在為資本主義服務(B)學校教育促進社會文化的傳遞 (C)學校教育的結果為社會再製(s

【評論內容】

(A)學校教育在為資本主義服務由 包爾斯Bowles&金提斯Gintis 在《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中主張。新馬克斯主義、社會再製、衝突論。

(B)學校教育促進社會文化的傳遞 T.Parsons 帕森士,主張教育的功能為「社會化」和選擇。和諧論/結構功能論。

(C)學校教育的結果為社會再製(social reproduction) 同(A)選項

(D)師生之間存在制度化的「支配—從屬」(dominance and subordination)關係 Waller 華勒,師生衝突論/支配從屬論,衝突論。師生關係是:對立、衝突、強制與不平等的。

【評論主題】17.根據伍茲(P. Woods)的研究,教師的生存策略可歸納為八項,其中一項提到「採用非正式的方式,加入學生陣容,彼此如同兄弟一般」。請問這是什麼策略?(A)協商(negotiation) (B)合

【評論內容】

【班級經營】伍茲(P. Woods) 教師的生存策略當教師在許多情境中遭受過大壓力,抑或無法克服工作中的阻撓因素時,將會迫使他們將教學目標放在次要地位,轉而把自身的生存列為最重要的課題。

1. 支配 domination:命令、處罰、對人際關係的操控、以及言詞的辱罵等。2. 協商 negotiation (A):運用交換的技巧,來回報學生對其他事物的遵從,例如道歉、哄騙、誇獎、承諾等。3. 社會化 socialization:透過壓制與順從教師的要求,以及活動的控制,使學生接受他們本身的角色。4. 敦睦/合流 fraternization (B):透過笑話、課堂比賽、和學生談論電視,以及與青春期女孩溫柔地調情取樂來表達善意。5. 儀式與常規 ritual & routine:運用早已形成制度、傳...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文法中學修業5~7年,招收11~18歲的學生為主;分為兩個階段:基礎階段(5年)、分科階段(2兩年),分科階段稱為第六學級技術中學招收11~18歲的學生為主,偏重就業做準備現代中學11~16歲的學生。學生離校後繼續升學,為實用型的學校對於不能升學的小學畢業生,設置現代中學供其就讀綜合中學文法、現代、技術中學的綜合,是目前英國在校人數最多的中學第六級學院中六學院16~18歲,中學畢業進入大學之間,亦即16~18歲兩年的階段,稱為擴充教育公學 (私立)為英國最古老的私立之貴族學校,大多採男女分校且採住宿教育。注重宗教教育與道德教育,學費昂貴,學生大多是來自貴族或上流階級家庭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國民教育法第八條之二第二項所定,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之教科圖書,由學校校務會議訂定辦法公開選用之

【評論主題】35.下列何者是功績主義(meritocracy)的特色?(A)機會和資源的競逐不是一種普遍權利 (B)精英份子不能享有較高的酬勞與地位(C)職業地位的分配基於依屬關係(ascription) (D)

【評論內容】

功積主義對於社會地位的角色分配基礎建立在個人功績上,而非血統、背景、財富與特權,其主要特性有三:

1.機會和資源的競逐是一種普通權力2.以能力和成就做為階級化的指標3.精英份子享有不同的酬賞與地位。

【評論主題】32.治國是國中導師,家長希望他能多給學生考試,以提升學業成績,而他的學生卻希望不要時常考試,請問治國這種感受期待與要求不一致的現象,較符合下列哪一個概念?(A)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

【評論內容】

角色衝突是二個或二個以上角色期望的相互矛盾,角色模糊則是角色期望本身的含糊不清。

在教育機構,如果由於教育人員缺乏足夠的、明確的角色訊息,則可能使其未能認清自己的角色職責;其次,或許教育人員能掌握自己的角色職責,但是他可能欠缺有效執行角色職責的訊息;最後,即使教育人員知悉如何執行角色職責,他也可能並不了解上司對其角色踐履的表現的評價,有了上述三種情況之一時,教育人員可謂正在遭遇角色模糊的情境。

【評論主題】31.莊老師的桌上貼了一句銘言來鼓勵自己:「我相信教育的力量足以改善社會對學生的不利影響。」這句話與下列哪一個學術觀點是相同的?(A)教師效能感(teacher efficacy) (B)比馬龍效應(

【評論內容】

(A) 教師效能感是指教學歷程中,教師對本身教育知能的自我期許及自我價值感,所以當莊老師相信「我相信教育的力量足以改善社會對學生的不利影響。」時,他具備高教師效能感。

(B) 比馬龍效應是老師對學生的期待。

(C) 正增強原則也是老師對學生。

(D) 社會學習論,班度拉,個體在社會情境中向他人學習。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我國現行學制建立於民國11 年,為彷美學制。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美國教育制度為地方分權制。

美國地方學區行政機關為地方教育董事會及其執行單位教育局。教育董事會負決策、核備及監督之責:教育局則負執行與建議之責。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教育基本法》:直轄市、縣市政府 設 教育審議委員會(補)《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行政院 設 教育經費基準委員會(A)、教育部 設 教育經費分配審議委員會(D)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C):1994年9月21日成立,時任行政院院長連戰提請總統李登輝特任李遠哲為主任委員,在1996年12月2日解散。

【評論主題】24.英國「公學」(public school)是屬什麼性質的學校?(A)公立寄宿教育學校 (B)讓平民子弟就讀之免費學校(C)實施義務教育的小學 (D)為傳統的私立貴族學校2

【評論內容】

(D) 英國九大公學皆為傳統私立貴族學校,只是因為學子在公開場合接受教育,所以稱之為公學,入讀這種學校的基本條件並不是學費,而是家庭背景。收費高昂並以勤習知識為第一要務。為中等教育。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法國為中央集權的教育行政制度,全國畫分成若干大學區(academy),每一個大學區設總長一人,為該區的最高教育行政長官,在國家教育部監督下管理轄區教育事務。

依法國憲法規定,大學區總長由總統任命,任命前須經國務會議(Council of Ministers)同意。被任命為大學區總長者,須具有國家博士資格,通常由高等教育機構的教授中選任。大學區總長除為該區的教育行政首長外,同時亦兼為該區內所有大學的總監(Chancellor)。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存在主義:承認每個人的人性價值,喚醒每個人能充分覺知自我性。

教育目的:培養人的基本氣質、知情意行的全人教育、個性的教育、強調可能性possibility的教育。教育方式:師生關係建立在「吾 I ─汝 Thou」(C)互為主體關係、學生為中心(B)、重視人文學科(D)。

【評論主題】21.「回歸基本能力」(back to the basics)的想法,與下列哪一種教育思潮最為契合?(A)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B)浪漫主義(romanticism)(C)進步主義(

【評論內容】

(A)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主張學生應熟習精粹的知識。小學應加強基本能力,3R的教學最重要-讀寫算reading, writing, arithmetic;中學應發展歷史、數學、英文、文學及外語能力。

(B)浪漫主義(romanticism) 自然發展。

(C)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強調教育的實用原則。

(D)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 教師教導學生必須符合民主的程序,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表達意見的機會。採取問題教學法與社會共識法的教學策略。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後現代思潮是對現代主義的質疑與超越,在教學上強調「應引導學生了解人間事物都是多元並存與差異對立」。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A)杜威(J. Dewey) 善惡的判斷應兼顧動機與結果,要動機良善、結果圓滿。道德教育是調和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培養主動的品格。

(B)洛克(J. Locke) 主張人心如白紙,無所謂先天觀念之存在。主張行德要依理性才能克制慾望,而此理性要靠後天環境(教育)的訓練。

(C)康德(I. Kant) 教育應以品格陶冶及意志的自律訓練為主,培養自發為善的義務心,便能表現道德行為。

(D)盧梭(J. J. Rousseau) 認為人是生而自由,生而善良的,主張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然人,要讓兒童自然成長。

【評論主題】18.以下關於墨子、孟子、荀子、康德(I. Kant)、彌爾(J. S. Mill)的道德論,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A)孟子和荀子都是動機論者 (B)彌爾和康德都是動機論者(C)墨子和荀子都是結果論者

【評論內容】

【道德哲學與教育_道德倫理學派與教育】

(一) 主外派 (結果論)

1. 快樂主義:伊比鳩魯Epicurus以行為的結果是快樂則為善,而善惡的辨別是以經驗的苦樂為準。

2. 效益論、結果論、功利主義:邊沁Bentham、彌爾Mill、斯賓賽Spencer行為的結果使大多數人快樂者,即為善,反之為惡。以獎懲訓練良好行為。

3. 德行論、幸福論:亞里斯多德人生以追求幸福或至高的善為終極目的,強調實踐及習慣養成的品格教育,重視人生價值的完成。

4. 荀子主張人性經後天環境的約束或教育的「結果」即可以為善5. 墨子認為「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善惡也都是後天造成的。

(二) 主內派 (動機論)

1. 義務論、嚴格主義、行為動機說、批判主義:康德Kant以人行為的動機做為道德行為判斷的對象,與結果無關。教育應以品格陶冶及意志的自律訓練為主。

2. 孟子:主張順從人的天性(四端)就可以為善,也是屬於動機論者。

【評論主題】17.根據伍茲(P. Woods)的研究,教師的生存策略可歸納為八項,其中一項提到「採用非正式的方式,加入學生陣容,彼此如同兄弟一般」。請問這是什麼策略?(A)協商(negotiation) (B)合

【評論內容】

舉個例子:假設某老師一直被學生打1999投訴說上課很爛,可能會有以下反應。

1. 支配 domination:在課堂上叫投訴的學生吃大便。2. 協商 negotiation (A):承諾之後會改善、或者不要打電話請大家喝珍奶。3. 社會化 socialization:曉以大義,告訴學生應該做好學習的本分,當中不包含投訴。4. 敦睦/合流 fraternization (B):下課和同學們打鬧聊天、上課時融入韓劇劇情讓學生喜歡他。5. 儀式與常規 ritual & routine:不再變化,用最傳統的上法上課、一切按照學校規定。6. 提高士氣/自我安慰 morale-boosting (D):肯定自己教得不錯,只是學生不受教,多努力就好。晚上跟同事聚個餐。7. 職能治療 occupational therapy (C):我很忙學生都不要來問問...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主要觀察小範圍或不同社會間的互動,有社會化、溝通、團體動力、人際網路、特殊教育可能包括親師互動、資源班內關係等。

相對為「鉅觀社會學」

【評論主題】15.在交流的過程中,某一個團體採用另一個團體全部或部分的文化而形成新的文化,這比較是屬於下列哪一種歷程?(A)同化(assimilation) (B)涵化(acculturation) (C)濡化(

【評論內容】

(A)同化(assimilation) :將原來各個不同的人化為同質文化的人的過程,異質性完全消失。例如 我國辦理外籍配偶之識字教育及生活適應課程、文化大熔爐。

(B)涵化(acculturation) :涵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文化持續地直接接觸,形成一個文化接受其他文化的歷程和結果。例如 中體西用、台式日本料理、印度佛教在中國形成禪宗、文化沙拉盤。

(C)濡化(enculturation) :生長於任何團體中,便受到該社會文化或次文化的薰陶,而養成獨特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念。例如 斯巴達教育下的孩子是勇敢的、華人社會讀書至上、日本人很壓抑。

(D)社會化(socialization) :個人在某特定社會中發展自我觀念與學習該社會的生活方式,使其能履行社會角色之過程。例如 從書報、媒體、親友等方面學習如何當一位「父母」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認知心理學_認知學習理論_訊息處理學習理論】記憶的提取

(A) 再認法recognition:要求學習者對學習過的資料重現眼前時,指認其項目是否在先前出現過;或者從一些選項中選出正確的訊息,如選擇、是非、填充、配合。

(D) 重習法relearning:由艾賓豪斯Ebbinghaus所創,又叫節省法(B)。是在測量個體重新學習其所學習過的事物之效率,通常二次學習所花時間較少,節省分數公式:[(初次練習次數─再練習次數)/初次練習次數]X100。

(C) 回憶法recall:可分自由回憶、序列式兩種。要個體看一系列的項目,隔一段時間要求將先前所看之項目回憶出來,如填空、解釋名詞、問答題等,練習不夠、時間過長,會影響記憶量

1. 自由回憶free recall method:對於材料的回憶之順序並沒有特別之規定。如回憶美國50州的名稱、身體的系統等。2. 序列式serial recall method:依照學習材料時所使用的順序或依據某種特定之順序來回憶。如依原子量排列的週期表。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認知心理學_皮亞傑認知發展論】

(A) 平衡equilibration:當個體既有基模能夠輕易同化環境中新知識經驗時,在心理上自然會感到平衡。反之稱為失衡disequilibrium。

(B) 反射 :基模的一種。(包含反射基模、生理基模、心理基模三類)

(C) 同化assimilation:以舊有基模併入新刺激。指個體運用其基模處理所面對的問題,從而將新遇見的事物吸納進入既有基模之內,亦即是既有知識的類推運用。如知道不同顏色的品種都是狗。

(D) 調適accommodation:改變現在基模以了解新經驗。既有基模不能直接同化新知識時,個體為了符合環境的要求,主動修改其既有基模,從而達到目的的一種心理歷程。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A)教育基本法第 8 條  教育人員之工作、待遇及進修等權利義務,應以法律定之,教師之專業自主應予尊重。與教師資格檢定或審定、聘任等無關。

(B)師資培育法 師資職前教育(甄選、課程、實習等)與教師資格檢定事項。未包含聘任、待遇。

(C)國民教育法 無關

(D)教師法 

第 1 條 為明定教師權利義務,保障教師工作與生活,以提昇教師專業地位,特制定本法。

第 2 條 教師資格檢定與審定、聘任、權利義務、待遇、進修與研究、退休、撫卹、離職、資遣、保險、教師組織、申訴及訴訟等悉依本法之規定。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R. S. Peters 皮德思:觀念分析學派、倫敦路線 

教育規準舉例合價值性worthiness (C) :教學結果教育活動要有意義、合理、可欲,必須符合道德規範才能達到教育最終目的。以善先人謂之教→教育是在發展個性、陶冶群性合認知性cognitiveness (B) :教學內容教育的認知活動必須以「知識」為教授目的,而不是把「信念」誤認為知識,另一方面要顧及學生的認知發展結構與知識結構的內容,才能達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學校課程內容會安排「地理」「化學」而不安排「風水」「煉丹術」在於前者屬系統的知識科學,而後者則否。合自願性voluntariness (A) :教學方法教學活動要尊重學習者的自由意志,要讓學習者願意學習,樂於學習,而不是在威脅、強制、灌輸之下學習。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Peters的設證與論證判斷標準:邏輯一致性(沒有「合邏輯性(D)」)、經驗的檢驗性、道德可欲性。

【評論主題】7.有許多人把教育想像為完成某一特定人生目標的方案而已;但有些哲學家卻對此看法深不以為然,認為教育的目標就是生長(growth),生長就是它自身的目的,不應該另外找一個目的來限制生長。持這種看法最可能

【評論內容】

(A)柏拉圖(Plato) :觀念主義、理性主義主張教育應培養國家專業人才、智者。

(B)笛卡兒(R. Descartes) :理性主義認為教育應提供學生發現自我、認知自我的存在,因此其目的在於啟發人天生所具有的理性、良知,以達到至善。

(C)杜威(J. Dewey) :實驗主義/試驗主義/工具主義「教育無目的,生長本身才是目的」,並非反對教育目的,而是反對在所強加的目的。「教育即生長」,主張教育歷程在「導其生長」。

(D)斯賓賽(H. Spencer):實證主義生活預備說,教育的目的在於預備將來完美的生活。

【評論主題】6.當我們將「教育」詮釋為「引出」、「啟發」時,最可能是受到下列何種哲學觀念的影響?(A)強調人天生是一塊白板的經驗論 (B)強調人有先天觀念的理性論(C)強調擺脫權力宰制的批判論 (D)強調棄絕任何

【評論內容】

【各派教育哲學思潮】

(A)強調人天生是一塊白板的經驗論 → 經驗主義(實在論)(B)強調人有先天觀念的理性論 → 理性主義

(C)強調擺脫權力宰制的批判論 → 批評主義融合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觀點。認為知識由先天形成與後天經驗構成。獲得知識的過程:感官獲得素材(經驗、感性)、加以排列批評判斷(理性、悟性)、產生知識體系。學思並重:無內涵的思想是空的、無概念的直覺是盲的。

(D)強調棄絕任何全面性真理的後現代論 → 後現代主義主張文化多元主義、教育學生社會中個體的特殊性與主體性,教師的角色在協助學生自我反思、自我探索、自我認同。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各派教育哲學思潮】自然主義

啟蒙運動主流重視理性、主智主義,盧梭提出重視「情意」的浪漫主義抗衡。「凡從自然而來的事物都是好的」,兒童本位、重視身體活動與個性。

1.三位教師說(1) 自然的教育:人內部器官或官能的成長,人無法支配,完全是自然的結果(2) 事物的教育:經由人們的經驗或環境所獲得的教育(3) 人的教育:人類利用學習的內容促使官能的成長

2.教育階段(1) 嬰兒期:出生到2歲,最重要的工作是保健。(2) 兒童期:3~12歲,以感官發展為主,消極教育的年限到12歲為止。(3) 青年前期:12~15歲,是勞動、學習及研究的適發時期,教育重點在探討大自然奧秘、手工教育。15歲前仍不必要有書,如果非要不可則以Defoe所著的《魯賓遜漂流記...

【評論主題】4.請問下列哪一項政策是採取「對於弱勢者給予優惠待遇」(unequal treatment for unequal),以實踐教育機會均等的目的?(A)小班教學精神 (B)九年一貫課程 (C)教育優先區

【評論內容】

(A)小班教學精神 (87-89學年度)一、尊重學生個別差異,提供適性教育機會二、改善班級師生互動關係三、提高教師教學品質

(B)九年一貫課程 (90學年度試行、93學年度全面實施)國民中小學之課程理念應以生活為中心,配合學生身心能力發展歷程;尊重個性發展,激發個人潛能;涵泳民主素養,尊重多元文化價值;培養科學知能,適應現代生活需要。 

(C)教育優先區 (83學年度至今) 一、規劃教育資源分配之優先策略,有效發揮各項資源之實質效益。二、改善文化不利地區之教育條件,解決城鄉失衡之國教特殊問題。三、提升處境不利學生之教育成就,確保弱勢族群學生之受教權益。四、提供相對弱勢地區多元化資源,實現社會正義與教育機會均等。五、促進不同地...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動機與行為_學習動機的認知論】溫納(B. Weiner) 三項度歸因論/自我歸因論/成敗歸因論個人成敗歸因:六個因素、三個向度。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認知心理學_認知學習理論_訊息處理學習理論】序列位置效應

【評論主題】1.下列哪一位社會學者曾將社會比擬為有機體,為了適應環境而經歷了由簡單到複雜的演化過程?(A)馬克思(K. Marx) (B)孔德(A. Comte) (C)韋伯(M. Weber) (D)斯賓賽(H

【評論內容】

(A)馬克思(K. Marx) 衝突論。經濟決定論,認為下層結構的經濟條件決定上層結構的社會生活。提出「階級意識」主張階級鬥爭為社會變遷的本質與動力。

(B)孔德(A. Comte) 主張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法來探究社會現象,強調共同法則。社會演化歷程為線性:神學→「社會玄學」→科學。

(C)韋伯(M. Weber) 科層體制:認為現代的社會是一種合理安排的生活方式,各工作領域起用人才,重視專業能力;個人的升遷依賴功績表現而非個人關係。

(D)斯賓賽(H. Spencer) 和諧論。實證主義。有機比擬論:借用達爾文(Darwin)進化論觀點來分析人類,指出人類社會透過自然的過程淘汰弱者和不適應者,使社會進步。認為社會和生物有機體下列相似:

1. 均是由小到大的過程。2. 隨著體積增加,結構日趨複雜。3. 隨著結構複雜,功能亦隨著分化。4. 因著功能分化有些部分漸具自主性。5. 社會整體大於社會部分,因此說社會如有機體一般,是具有生命的組織。

【評論主題】9.「側面描寫」是從側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寫作手法,下列屬於側面描寫的是哪一選項?(A)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B)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C)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D)

【評論內容】

正面描寫:直接寫出哪裡美。例如(A)肌理細膩 (B) 似喜非喜含情目 (C)烏黑黑的柔髮

側面描寫:藉由別人的反應來寫哪裡美。 (D) 其他美女都羞死,但你還是不知道是眼睛美還是皮膚美還是身材美

【評論主題】6.在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種本質截然不同的事物,而加以形容敘述的修辭方法,稱作「轉化」,或稱為「比擬」。下列所舉的歌詞中,運用「轉化」修辭的是哪一選項?(A)愛情來的太快/就像龍捲

【評論內容】

轉化包含擬人化、擬物化、形象化。

擬人化:風在長滿青苔的屋頂/嘲笑我的傷心

擬物化:把忍耐種在心田,其根雖苦,其果卻甜。

形象化:他們總是披了一身淡淡的夜色便開始工作。(把「抽象」的事物當成「具體」的事物描寫)

【評論主題】【題組】30.小哲在團體中坦露自己的人際困境,下列關於輔導教師所使用的團體輔導技巧,何者正確?(A)「每次當你與同學吵架時,你心裡有哪些想法?」這是自我揭露的技巧(B)「我感覺你在說這件事時仍感到生氣

【評論內容】

壹、先上定義,參考吳武典等(2010),《團體輔導》一書(pp.100-108)。

一、反映的技巧:積極傾聽(D)、簡述語意、反映(C)、因應當事人發問之反應、澄清(B)、摘要(D) 積極傾聽:對於所觀察、傾聽到的資訊,給予適當而簡短的反應,並鼓勵來談者繼續說下去。例如:「請繼續說...」「然後呢?」「恩哼」「我了解」「你很憤怒是因為...」,或者點頭、手勢示意。

(C) 反映:諮商員以簡短而正確的話語,表達出對來談者的情緒或感覺的了解。例如:「你覺得心情很混亂,以前的男朋友勾起你很多感觸」「你感覺到自己情感的擺動,你覺得很不安,也有點自責」

(B) 澄清:針對來談者有表達不清楚或有曖昧不清的地方,請其提出比較明確的說明,或說出自己的...

【評論主題】8.下列詞語,與書信有關的是哪一選項?(A)空弦落雁 (B)斷雁孤鴻 (C)平沙落雁 (D)魚沉雁杳

【評論內容】

與書信有關雁字魚書、雁封魚素、雙鯉魚:指書信。魚雁往返、雁去魚來、鱗鴻附便、鴻雁傳書、雁足傳書:比喻書信往來。魚雁鮮通、魚素久睽、鱗鴻杳絕、鴻稀鱗絕:書信很少往來。魚雁不絕:書信往來頻繁。目斷鱗鴻:望眼欲穿,切盼書信。魚沉雁杳(D)、魚雁沉沉:引伸為一些消息、音信都沒有;即比喻音訊斷絕。

與書信無關魚沉落雁、沉魚落雁、落雁沉魚:形容女子的容貌美麗。平沙落雁(C):樂曲名。斷雁孤鴻(B):比喻孤身居住,多指未婚的男子。失群的孤獨大雁。空弦落雁(A):比喻經過創傷後,便難承受再次的驚嚇或打擊。燕雁代飛:春天時燕南來,而雁北飛,秋天則相反。比喻更替輪換。雁影分飛:比喻兩相離別。

【評論主題】16.李老師想在諮商過程中錄音,在諮商倫理上他要優先考量個案下列哪一種權利?(A)隱私權 (B)受益權 (C)免受傷害權 (D)知後同意權

【評論內容】

無論諮商師要自行留存或者提供出去,都應當讓當事人知悉、同意,因此(D) 知後同意權 是優先考量的問題。

同意錄音之後,才產生錄音資料如何被利用的問題,是自行留存或者提供出去,這時才考慮(A) 隱私權 的問題。==========最佳解所稱「(4)理解,如對兒童,也許要用注音符號、口語解釋、錄影帶、錄音帶等等,讓當事人能夠理解。」是指如果要重複說明、慢速播放等方式讓當事人理解同意內容時,可使用錄音帶"播放"。題幹則是"錄音",宜辨明。

【評論主題】17.在人際互動團體中,有位成員正在分享經驗時,部分成員卻在閒聊。團體領導者:「團體開始時,我們就有共同約定,有人發言時要尊重及專心傾聽。」這是下列哪一種團體帶領的技巧?(A)阻止 (B)面質 (C)

【評論內容】

(A) 阻止:領導者在團體中運用口語或非口語行為防止成員在團體中表現不當的口語或非口語行為。

(B) 面質:領導者針對成員在語言與非語言訊息、前後看法之差異或矛盾,與成員更深入探討,其能促使其更坦然面對自己。

(C) 設限:訂定團體規範等,對行為加以限制。

(D) 同理心: 領導者設身處地的站在成員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再將結果反應與成員的歷程。

【評論主題】13.方華正在教學實習,每次上臺試教前,他都會懷疑自己為什麼想要投入教師的生涯?到底教育的意義與目的為何?他最適合參加下列哪一類型的團體輔導?(A)會心團體 (B)正念團體(C)夢工作團體 (D)存在

【評論內容】

(A)會心團體: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Therapy)的倡始人羅吉斯(Carl R. Rogers)所倡導,強調藉團體經驗的過程促進個人的成長、發展並改進個人與個人間的溝通及其人際關係。

(B)正念團體:正念減壓療法--認知行為學派由美國麻州醫院卡巴金(Kabat-zinn)博士從1970年代開始所發展,降低醫院病人的身心壓力。以正念禪坐(mindfulness mediation)為基礎的減壓模式。東方修行與西方心理學的交融,目前全世界最熱門的心理治療及減壓技術。

(C)夢工作團體:夢工作模式--完形取向詳列出夢境細節的清單,記他夢中的每一個人、事件其中的心情,以及藉由轉換自己成為夢中的每一個部份,儘可能地引出對話

(D)存在主義團體:發展出一個安全、保密、溫暖的氛圍;強調此時此地以及尊重歷程;關注與存在相關的核心議題。

題幹中沒有提到芳華是否焦慮,而只是提出了一些存在主義觀點的問題。因此,就照字面判斷找尋存在主義相關的解決方法即可。不要自己腦補太多。

【評論主題】7.王同學做完某標準化學科測驗後,想和該縣市八年級學生相比,此時最適合參照下列哪一種常模?(A)地區 (B)發展 (C)全國 (D)年齡

【評論內容】

年齡常模指的是換算出來相當於幾歲的平均分數,不是以幾歲兒童建立的常模。

1. 發展性常模1.1 年齡常模:某一名受試兒童的測驗分數,相當於幾歲兒童的平均分數。1.2 年級常模:做為同一年級學業成就比較的標準。

2. 組內常模/團體常模:將個人的表現與相似團體的表現相互比較。包含百分等級、標準分數。

PS. 若王校長想了解該校八年級學生的表現,則應該採用「學校平均數」常模。

【評論主題】9.開學一週來,有四位學生分別向林老師報告受到同學的「霸凌」。下列何者最符合「霸凌」的定義?(A)曾大華上課愛吵鬧,害我無法專心聽老師講話(B)巫筱真常常拿走我心愛的東西,並丟進垃圾桶(C)鄭大雄在打

【評論內容】

根據《校園霸凌防治準則》,霸凌的定義如下:

指個人或集體持續以言語、文字、圖畫、符號、肢體動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對他人為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等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之校園學習環境,或難以抗拒,產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財產上之損害,或影響正常學習活動之進行。

但是!教育部的霸凌要件已不再把持續性作為通報之要件,希望教師及早通報處理(吳幸真,2011),因此(D)雖非最佳選項,但未必不構成霸凌行為。

【評論主題】15.根據皮亞傑(J. Piaget)認知發展理論,下列哪一項不是青少年在形式運思期的思考特徵?(A)能理解「白馬非馬」的邏輯詭論(B)認為水從方瓶倒進圓桶時,體積及重量也隨之改變(C)可以想像數線上

【評論內容】

(A)能理解「白馬非馬」的邏輯詭論 → 形式運思期(11-16)

(B)認為水從方瓶倒進圓桶時,體積及重量也隨之改變  → 前運思期(2-7),不具備物質守恆的概念。

(C)可以想像數線上任意兩點間,可無限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 形式運思期(11-16)

(D)知道當「若 A 則 B」成立,可以推論出「若非 B 則非 A」 → 具體運思期(7-11)發展出可逆性,形式運思期當然也有。

【評論主題】14.小明騎摩托車載發高燒的爸爸去醫院就醫,途中看左右兩邊都無來車就闖了紅燈,結果被警察攔下開單。處於柯柏格(L. Kohlberg)「順從法規與秩序取向」的好友小華,會如何解釋小明的闖紅燈行為?(A

【評論內容】

(A)照顧好爸爸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 6普遍倫理取向 (以類似孝順的這種倫理觀點判斷行為)

(B)闖紅燈並不一定會被開罰單,小明是比較倒楣 → 1避罰服從取向 (只看行為後果的好壞,被開單就不好、沒事就好)

(C)闖紅燈違反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小明不該闖紅燈 → 4遵守法規取向 (違法就不對)

(D)雖然爸爸身體不舒服,但闖紅燈是壞小孩才會做的事 → 3尋求認可取向 (不闖紅燈是為了當社會評價的好孩子)

【評論主題】6.九年級的瑋文最近學業成績下滑,神情憂愁,導師注意到瑋文手腕上有許多道的新舊刀痕。導師最不宜對瑋文進行下列哪一項處理?(A)告知瑋文的父母請他們多注意(B)直接詢問瑋文這些刀痕的由來(C)將瑋文轉介

【評論內容】

【自我傷害的輔導策略】

1. 以保護個案的生命安全為優先:將身旁的危險物品移除、讓個案知道危急時可以聯絡的人和求助管道。

2. 不批評及指責:傾聽、接納個案,提供支持與關懷,緩和其情緒並建立良好關係。

3. 了解自我傷害的原因(B):每個自我傷害的個案原因都不同,要試著去了解,但切記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個案逃避或退縮,有時個案會以好玩或好奇等理由來當藉口,但通常自我傷害行為的背後都有其他的壓力及原因。

4. 提供處理情緒的策略:針對自我傷害的原因,提供可行的輔導策略,讓個案了解解決問題及處理情緒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選擇較適當的方式取代自傷行為。

5. 適時轉介(C):若個案的情況超出導師或輔導老師可以處理的範圍,須尋求輔導處...

【評論主題】22.「什麼樣的生活是你想要的?」、「你正在做什麼?」、「你上星期做了什麼?」、「最近什麼事妨礙你達成想要的?」上述問題是下列哪一個學派最常使用的問法?(A)認知行為學派(B)個人中心學派(C)現實治

【評論內容】

現實治療法(WDEP)的步驟

需求(W, wants):整個諮商歷程中持續不斷探索當事人的需求與知覺。例如:你想成為甚麼樣的人?你想擁有什麼?你想改變嗎?什麼東西阻擋了你的改變?

行動(D, doing or direction):強調目前的行為(例如作弊),較不討論過去的事與過去的失敗(例如上次段考考不好)。不專注於態度和感覺,著重於正在做或想的事。例如:你現在正在做什麼?這一星期來你做了什麼?(例如沒讀書都在打電動) 你明天想做些什麼? *注意時間尺度*

評估(E, evaluation):鼓勵當事人以自己的需求、知覺情形、總和行為為基礎,做價值判斷(主要任務),評估自己的行為是否可以幫助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例如:你正在做的事是對你有利還是有弊?你現在做的事是你想做的嗎?你所想要的合乎實際嗎?你能獲得嗎?

計畫(P, plan):幫助當事人澄清可以滿足其欲望的方法,並擬定行動計畫,還要承諾執行。計畫的原則:簡單、可獲得的、能測量的、立即性的進行、投入、當事人能控制、承諾、持續執行

【評論主題】19.下列文句「 」中的字,形音義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日夜操勞是造成他委「糜」不振的主要原因:ㄇㄧˇ,衰弱(B)向高利貸借錢償還卡債,簡直是飲「鴆」止渴:ㄓㄣˋ,毒酒(C)他騎上新買的機車,風

【評論內容】

(A)日夜操勞是造成他委「糜」不振的主要原因:ㄇㄧˇ,衰弱 →委(ㄨㄟˇ)靡不振。 【補充】萎(ㄨㄟ)靡不振

(B)向高利貸借錢償還卡債,簡直是飲「鴆」止渴:ㄓㄣˋ,毒酒 

(C)他騎上新買的機車,風馳電「擎」的揚長而去:ㄑㄧㄥˊ,牽引 →掣(ㄔㄜˋ),急閃而過。

(D)結婚時,她選擇中式禮服,鳳冠霞「帔」,雍容華貴:ㄆㄧ,裙子 →帔(ㄆㄟˋ),披肩。

【評論主題】12.​「誇飾」是一種言過其實的修辭手法,依題材可分為時間、空間、情感、物象等。 下列屬於「時間誇飾」的是哪一選項?(A)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佚名〈古詩十九首〉)(B)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

【評論內容】

(B)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 白帝城至江陵縣 依當時度量衡確有千里,但不可能一日往返,故為時間誇飾。【補充】《水經注》:「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一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關聯:96年 第31題

【評論主題】5.​下列語句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往往想要隱瞞的消息反而不逕而走(B)商人囤積了許多民生用品待價而估(C)這一幅畫栩栩如生,令人讚歎不已(D)大自然與人類習習相關、環環相扣

【評論內容】

申覆(節錄):(C)讚歎不已 另外,《國語辭典》「歎」字下注云:1.心中喜悅,發而吟詠。如:「吟歎」、「詠歎」。2.讚美。如:「歎賞」。3.嘆息。通「嘆」。「嘆」字下注云:1.呼出長氣,以發抒心中的憂悶感傷。如:「哀嘆」、「感嘆」、「仰天長嘆」。2.稱讚。通「歎」。可知就本義而言,凡喜悅、讚美字作歎;感傷、憂悶字作嘆。但就文字發展而言,歎、嘆二字屬「因造字者意識不同」形成之異體,故文獻中每有嘆、歎二字混用情形。「讚歎」、「讚嘆」、「贊歎」、「贊嘆」混用可通。

(B) 待價而沽 「商人囤積用品,等待有較好的價錢時再賣出」,明確點明源出《論語.子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為成語「待價而沽」的活用。由於選項中的「估」字未有作「賣出」義的用例,因此,可以判定用字並非完全正確。 

【評論主題】3.​下列各組有關「五」的國學常識,錯誤的是哪一選項?(A)五行:金、木、水、火、土(B)五常:溫、良、恭、儉、讓(C)五經:詩、書、易、禮、春秋(D)五倫: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評論內容】

君君:第一個「君」,為名詞,指國君;第二個「君」為動詞,意為像國君的樣子。「君君」意即國君要像個國君的樣子。以下「臣臣」、「 父父」、「 子子」句式結構同。

【評論主題】6.​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相同的是哪一選項?(A)「裨」補闕漏/無「俾」民憂(B)「烘」托渲染/連「哄」帶騙(C)「韜」光養晦/重「蹈」覆轍(D)「沆」瀣一氣/引「吭」高歌

【評論內容】

(A)「裨ㄅㄧˋ」補闕漏:有助於缺失的改善。/無「俾ㄅㄧˋ」民憂 :不使人民憂慮。

(B)「烘ㄏㄨㄥ」托渲染/連「哄ㄏㄨㄥˇ」帶騙 【補充】烘(ㄏㄨㄥ)焙(ㄅㄟˋ)

(C)「韜ㄊㄠ」光養晦/重「蹈ㄉㄠˋ」覆轍 

(D)「沆ㄏㄤˋ」瀣一氣:唐時崔沆為主考官,錄取了崔瀣,人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後用於貶義。/引「吭ㄏㄤˊ」高歌 :放開喉嚨高聲歌唱。【補充】悶不吭(ㄎㄥ)聲:閉著嘴不發出聲音。

【評論主題】【題組】30.小美的朋友皆為同性別,只有死黨中最活潑的友人與異性互有交往。請問小美的朋友聚群較屬於下列哪一期?(A)前聚群期(the precrowd stage)(B)初聚群期(the beginn

【評論內容】

(A)前聚群期(the precrowd stage) :男生加入男團、女生加入女團,男團跟女團之間沒有互動。各自發展。

(B)初聚群期(the beginning of the crowd) :男團形成、女團形成,之間偶爾交流。演唱會整團去當嘉賓之類。

(C)聚群過渡期(the crowd in structural transition) :男團跟女團的隊長常常交流要喬事情,會單獨約出去。

(補) 完全發展的聚眾團體:不只會有團體活動,兩團成員之間都可能單獨約。

(D)聚群互解期(the beginning of crowd disintegration) :團體之間一堆CP...

【評論主題】6.「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這首詩所歌詠的人物是下列哪一選項? (A)屈原(B)杜甫(C)韓愈(D)蘇軾

【評論內容】

關鍵字:《天問》、《招魂》為屈原所作。後受上官大夫進讒而投河。

【評論主題】26.夏菁〈月色散步〉:「此刻正像是水底的世界/一切已沉澱,靜寂/那些遠近朦朧的樹枝/如珊瑚叢生海裡。/藍空上緩泛過光潔的浮雲/是片片無聲的浪花/只有一隻古代的象牙舟/在珍珠的海上徐筏。/行人看不見彼

【評論內容】看到的想像的(黑夜)水底的世界朦朧的樹枝(C)叢生的珊瑚光潔的浮雲(A)無聲的浪花(A)(星空與明月)(A)珍珠海與象牙舟(A)行人 浮光掠影(C)魚兒 閃爍銀鱗

(B) 以實景寫月,以虛境寫水,月水交織,實虛結合 → 真有月亮,但水是想像的,結合水(珍珠海)(虛)和月(象牙舟)(實)。(C) 浮光掠影指的是行人,樹枝是想像成叢生的珊瑚。

【評論主題】某學者新編一份教學性向測驗,擬作為甄選師培生之用。若要建立效標關聯效度, 下列哪一種效標最為理想?(A)甄選前大學成績 (B)必修教育學分之總成績(C)最後一學期學校實習成績(D)教甄錄取後學校服務表

【評論內容】

(D) 確實最為「理想」,但是怎麼將實際服務的表現標準化、效標化(化為操作型定義)將是實際研究中非常困難的事情。

如果問的是「可行」,那麼選(B)或(C)應該是更好的。

不過這是教檢,你懂的^^

【評論主題】18.李老師在班級教學過程中,一直扮演著發號施令的角色,因為他堅信老師必須是領導者,學生是被領導者,而師生之間的關係是對立衝突的。下列何者對班級教學的分析觀點,最能說明這樣的師生關係?(A)韋伯(M.

【評論內容】

(A)韋伯(M. Weber)  科層體制、權威來源

(B)華勒(W. Waller) 

1.從衝突的觀點,研究學校文化。2.認為學校是一個在矛盾、衝突、變革情形下,處於暫時平衡狀態的專制組織。3.師生關係為一種制度化的支配-從屬關係,彼此之間有潛在對立的情感;師生關係是對立、衝突、強制、與不平等的。

【評論主題】26.下列哪一項為青少年大腦發展的特徵?(A)大腦灰質增加 (B)軸突直徑減小(C)大腦額葉髓鞘增加(D)是突觸修剪的主要時期

【評論內容】

先掌握大原則:青少年時期是腦部神經發展的爆發時期!

上圖紫色是神經元的原始樣子(灰質的組成),訊息經由軸突(Axon)在樹突和突觸之間傳遞。青少年時期,軸突會發生髓鞘化,也就是增加一層髓磷質包在外層,類似電線的絕緣體,減少干擾。(白質!) 此外突觸也會增加,總體來說,神經元數量不變但效率更好!

(A)大腦灰質增加:隨著髓鞘化,應是白質增加!(B)軸突直徑減小:軸突直徑增加,電線換粗的,傳遞比較快。(C)大腦額葉髓鞘增加:是的,參上。(D)是突觸修剪的主要時期 :嬰兒時期是突觸修剪的主要時期!青少年期是突觸增加,促進傳遞!

【評論主題】14.高三的大宣面臨生涯的選擇,經一番思考後,他決定要念輔導學系,以後要當輔導老師。根據舒伯(D. Super)有關職業目標(occupational goals)的概念,他現在正處於哪一階段?(A)

【評論內容】

D. Super 認為個人的生涯發展會經歷五個階段

1. 具體化階段 (crystallization):試探偏好、建立對工作世界的基本態度。約14-18歲。青少年階段要多去探索

2. 明確階段 (specification) (B):開始選擇一項職業。約18-20歲。3. 執行階段 (implementation) (D):實際進入某一職業中。約21-24歲。4. 穩定階段 (stabilization) (A):接受所做的職業選擇,在工作中求穩定發展。約25-35歲。5. 鞏固階段 (consolidation) (C):工作穩定,獲得地位與進步。約35歲以後。

【評論主題】22.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情境最相近於下列 哪一選項?(A)天懸地隔(B)天造地設(C)天荒地老(D)天高地迥

【評論內容】

申覆:(1)比翼鳥、連理枝確實可以用來比喻恩愛的夫妻,題幹「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更是明確的指出「期盼夫妻兩人能夠像比翼鳥與連理枝一樣的恩愛。」而「期盼夫妻兩人能夠像比翼鳥與連理枝一樣的恩愛。」那種「不比不飛」、「糾結在一起」的情緣,更是點明了此情的「天荒地老」終始不渝。

(2)郎才女貌,門當戶對固然可以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但未必非得如此不可。「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體、渾然天成,通常用於『兩相美合』的表述上。」的說解,運用在白居易的〈長恨歌〉上,更有意境扞格不能切合的困擾。

(3)因此,應該是「天荒地老」最相近。

【評論主題】【題組】30.文中莊子告訴從者關於郢人與匠石的故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以郢人比喻莊子,以匠石比喻惠子(B)以郢人比喻惠子,以匠石比喻莊子(C)以郢人比喻惠子,以宋元君比喻莊子(D)以郢人

【評論內容】

運斤成風:楚國郢地某人曾將白灰塗在鼻上,任由匠石揮舞斤斧除去鼻上白灰,結果白灰盡除而郢人毫髮未傷。典出《莊子.徐无鬼》。後以運斤成風比喻手法純熟,技術出神入化。

【評論主題】27.運用昆蟲的特性形成譬喻,是常見的表達方式。下列詞語解說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蜉蝣」的壽命極短,故以「寄蜉蝣於天地」比喻人生短暫(B)「蒼蠅」慣於到處舐食,故以「蠅營狗苟」比喻生活奔波勞苦(C

【評論內容】

(A) 蜉蝣在世:比喻生命短促。

(B) 蠅營狗苟:如蒼蠅般的到處鑽營,如狗般卑劣苟且。比喻四處鑽營,只為謀利;不顧廉恥,但求偷生的生活態度。

(C) 蚍蜉撼樹:指大螞蟻妄圖以自我之力去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D) 蜩螗沸羹:(ㄊㄧㄠˊ ㄊㄤˊ)飲酒號呼之聲如蟬鳴,笑語之聲如湯沸羹熟。後比喻議論喧騰,紛亂不寧。

【評論主題】21.題辭須因人、事、時、地、物而制宜。下列題辭用法完全正確的為哪一選項?(A)賀生日-嶽降佳辰、天保九如、天錫遐齡(B)賀開業-業紹陶朱、貨財廣殖、啓迪有方(C)賀婚娶-君子好逑、春濃萱閣、花好月圓

【評論內容】

(A)賀生日-嶽降佳辰、天保九如、天錫遐齡 天保九如:詩經.小雅.天保篇中連用九個「如」字,祈祝君王福壽綿長。後為祝壽之詞。天錫遐齡:錫(ㄒㄧˊ),賜與、賜給。通「賜」。

(B)賀開業-業紹陶朱、貨財廣殖、啓迪有方 啟迪有方:形容教師教學極佳。頌師長之恩題辭。

(C)賀婚娶-君子好逑、春濃萱閣、花好月圓春濃萱閣:祝賀女性壽誕者。

(D)輓長者-修文赴召、天不假年、高山仰止修文赴召:用於哀輓少年男性喪者通用的輓辭。後指早逝的文人。天不假年:哀輓少年男性喪者。

【評論主題】13.下列各組「 」中的字,意義相同的是哪一選項?(A)無「濟」於事/欲「濟」無舟楫(B)「臨」深履薄/「臨」清流而賦詩(C)「發」乎情止乎禮/不憤不啟不悱不「發」(D)「疾」風知勁草/君子「疾」沒世

【評論內容】

(A)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任何幫助。/欲「濟」無舟楫:我想到渡河到彼岸,可惜沒有船隻。

(B)「臨」深履薄:走近深淵,踩在薄冰上。/「臨」清流而賦詩:靠近清澈的流水吟詠詩歌。

(C)「發」乎情止乎禮:興起於情感、停止於規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到苦思冥想時,不去提醒;不到欲說無語時,不去引導。 

(D)「疾」風知勁草:經過猛烈大風的吹襲,才知道堅韌的草挺立不倒。/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君子引以為憂的,是死後他的聲名不被人們所稱道。

【評論主題】4.下列屬於狀聲詞的疊字是哪一選項?(A)「蓼蓼」者莪,匪莪伊蒿(B)「肅肅」兔罝,施于中逵(C)「燕燕」于飛,差池其羽(D)「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評論內容】

(A)「蓼蓼(ㄌㄨˋ)」者莪,匪(ㄈㄟˇ)莪(ㄜˊ)伊蒿(ㄏㄠ):植物茁壯長大的樣子。父母期望我是長得又高又大的莪菜,可是我不是莪菜,卻是個不成材的青蒿,可憐的父母啊?生育我是多麼的勞苦。「作育菁莪」是教育界題辭。

(B)「肅肅」兔罝(ㄐㄩ),施于中逵(ㄎㄨㄟˊ):恭謹的樣子。獵人正在敬慎地設置著一張張整齊有序的捕兔網,把它放在岔道的中間。引申:敬慎嚴謹的賢人,他能常居道中。

(C)「燕燕」于飛,差(ㄘ)池其羽:燕子。天上的燕子成群結隊的(從南邊)飛來,彼此錯落。

(D)「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擬聲詞。形容鳥鳴的聲音。關關對唱的雎鳩,在那黃河中的小洲。

【評論主題】8.下列成語不宜用來形容美人的是哪一選項?(A)閉月羞花(B)傾國傾城(C)蒲柳之姿(D)沉魚落雁

【評論內容】

蒲柳之姿:比喻身體衰弱。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顧悅與簡文同年,而髮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顧悅和簡文帝同歲數,而頭髮卻早已變白了。簡文帝問:「你的頭髮為什麼會先變白呢?」顧悅回答說:「我的身體就像蒲柳的體質,未到秋天便開始衰落了;陛下則如松柏的體質,經受霜寒卻越發茂盛啊!」

【評論主題】7.「□名釣譽、待價而□、無父何□、受天之□」,□內的字形依序應填入下列哪一 選項?(A)怙、估、沽、祜 (B)沽、祜、估、怙(C)沽、沽、怙、祜(D)祜、沽、怙、估

【評論內容】

(C)沽、沽、怙、祜 →應改成→ (C)沽、估、怙、祜

【說明】爭議題。公布的試題確實是用了「估」這個字,當年並無申覆,因此就以(C)選項作為最終答案。然而該成語應作:待價而「沽」。105年度第5題有再出一次,試題及申覆如下...

【評論主題】24.下列各組「脫」字的意義,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A)輕則寡謀,無禮則「脫」:灑脫。(《左傳.秦晉殽之戰》)(B)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脫變。(李白〈江上寄元六林宗〉)(C)令兒快搔背,「脫

【評論內容】

(A)輕則寡謀,無禮則「脫」:灑脫。輕佻就缺乏計謀,無紀律(規範)就容易疏略(輕慢)。

(B)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脫變。秋天的霜落了,江水變得寒冷,可楓葉仍然是綠色,還沒有脫變。

(C)令兒快搔背,「脫」我頭上簪:解下。讓兒子迅速的搔背,解下我頭上的髮簪。

(D)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後如「脫」兔,適不及距:迅速。用兵之始,若像處女之弱,則敵人輕侮,開戶不做防備。克敵之後,如兔子脫逃一般迅速離開,敵人來不及抵抗。

【評論主題】19.下列對中國歷來著名作家或作品的敘述,不盡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李白與杜甫是唐代的傑出詩人,分別被尊稱為「詩仙」、「詩聖」(B)曹雪芹《紅樓夢》描寫貴族豪門逐漸走向衰敗的過程,道盡人間滄桑(C)

【評論內容】

(A) 李白:詩仙、詩俠 / 杜甫:詩聖、詩史 / 王維:詩佛 / 李賀:詩鬼 / 劉禹錫:詩豪 / 白居易:詩魔 / 陳子昂:詩骨

(B) 《紅樓夢》故事主線為賈寶玉、林黛玉及薛寶釵三人的愛情與婚姻悲劇,以及賈府等四大家族的沒落。

(C) 蘇軾為北宋人,明清才有戲曲。

(D) 文學方面,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三蘇,明代歸有光,清代桐城派的散文,均受《史記》影響。後世傳記的體制,以及在傳記之後用論贊表達作者見解的形式,都源於《史記》。而《史記》人物及相關歷史事件,成為後世小說、戲曲、詩詞的寫作素材。

【評論主題】15.想檢索以「田園詩」為題材的詩歌,最容易找到相關作品的關鍵字是下列哪一選項?(A)羌笛、鐵衣(B)紫煙、流蘇(C)平沙、長河(D)場圃、空林

【評論內容】

(A)邊塞詩的詞彙。羌笛:豎著吹奏,兩管發出同樣的音高,音色清脆高亢,並帶有悲涼之感。鐵衣:古代戰士用鐵片製成的戰衣。

(B) 描寫長安車馬、宮闕、豪宅的繁華富麗和權貴們竟逐豪奢的享樂生活詞彙。紫煙:指帝王雲氣。流蘇:以五彩羽毛或絲線製成的穗子。

(C) 邊塞詩的詞彙。平沙:無邊無際沒有人煙的荒涼的沙漠長河:黄河。

(D)田園詩的詞彙 。場圃:種菜和收打作物的地方。空林:空疏的樹林。

【評論主題】12.「借代」是指借用其他名稱或詞語,來代替經常使用的名稱或詞語的修辭手法。下列使用借代的是哪一選項?(A)「草木」無情,有時飄零。(歐陽脩〈秋聲賦〉)(B)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韋莊〈菩薩蠻

【評論內容】

(A)「草木」無情,有時飄零:草木沒有情感,時候一到尚且會飄零。

(B)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江南酒壚邊賣酒的女子美麗無比,賣酒時撩袖盛酒時,露出的手腕白如霜雪。

(C)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仲永長到五歲時,不曾見過書寫工具,

(D)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傳說月中有玉兔、蟾蜍,後用以借代為月亮。

【評論主題】7.「□名釣譽、待價而□、無父何□、受天之□」,□內的字形依序應填入下列哪一 選項?(A)怙、估、沽、祜 (B)沽、祜、估、怙(C)沽、沽、怙、祜(D)祜、沽、怙、估

【評論內容】

(A) 沽(ㄍㄨ)名釣譽:謀取名聲、謀取讚譽。

(B) 待價而沽(ㄍㄨ):等待較好的價錢才賣出。

(C) 無父何怙(ㄏㄨˋ):沒有了父親要依賴誰?

(D) 受天之祜(ㄏㄨˋ):蒙受老天的賜福。

【評論主題】20.陳小明想選讀三篇寓言,他該選下列哪幾篇呢?甲、中山狼傳 乙、阿Q 正傳丙、涸轍之鮒 丁、紅拂傳 戊、黔之驢 己、虯髯客傳(A)甲丙戊 (B)乙丙己 (C)丁戊己 (D)甲丙丁

【評論內容】

紅拂傳(丁)、虯髯客傳(己) 為唐代傳奇

阿Q正傳(乙) 為民初小說

這樣就可以選出答案囉~

【評論主題】29.下列哪一位思想家主張心靈成長具有韻律,亦即認為理智發展之進程,是由浪漫階段進入精準階段,最後到達概括階段?(A)杜威(J. Dewey) (B)休姆(D. Hume)(C)康德(I. Kant)

【評論內容】

懷德海主張教育的節奏,即對學生「自由和訓練的節奏要求」,分為三階段如下:

1.小學(13、14 歲之前)- 浪漫/傳奇。2.中學(14-18 歲)-精確。3.大學(18-22 歲)-概括。

【評論主題】7.某校以「二ΟΟ四年雅典奧林匹克運動會」為「主題」進行教學,這是屬於哪一類主題?(A)文學主題 (B)論題主題 (C)概念主題 (D)事件主題

【評論內容】

(A)文學主題:以文學素材作為主題而進行之教學活動。例如:從籤詩看在地特色

(B)論題主題:以某項現實議題作為主題,例如:全球暖化對人類造成的衝擊、是否要允許安樂死

(C)概念主題:主題本身為抽象概念,例如:什麼是「永續」、「死亡」

(D)事件主題:以某一發生之事件作為主題。例如:2018韓國平昌冬季奧運

【評論主題】18.淑芬一邊唸書一邊聽歌,但她能專注讀她的課本內容,而不去聽歌曲的歌詞,這與淑芬的什麼能力有關?(A)自動化(automaticity)(B)長期記憶(long-termmemory)(C)擴散思考

【評論內容】

(A)自動化(automaticity):根據Schneider與Shiffrin的論點,自動化是個體的認知歷程由具有高度的意識覺知到相對無意識覺知的過程。在執行很多認知作業時,開始的時候是控制歷程,到後來才變成自動化。例如,剛開始學習騎腳踏車時是控制歷程,一旦學會並熟練時,它就變成自動化。(B)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能夠保持數天到數年的記憶。(C)擴散思考(divergent thinking):Guilford 的智力結構論,將思考歷程分為 聚歛性思考 和 擴散性思考 。擴散性思考指的是我們根據既有的訊息來產生大量且多樣的訊息。不同於創造力,但卻被視為創造力的潛能或創造思考的主要歷程。

(D)選擇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 外界眾多龐雜的刺激經感官進入大腦,卻...

【評論主題】11.青少年對自身的身體意象(bodyimage)不會影響其:(A)成長趨勢(B)自我評估(C)同儕接受度(D)人際技巧

【評論內容】

「身體意象」係指個體對自己身體各方面特徵的主觀知覺、想法及感覺,包括個體對身體外表特徵的重視程度,以及感受別人對自己身體樣貌的看法。

(A)選項的部分,用單雙眼皮就可以理解,不過若以胖瘦為例,則題目就過於武斷。

【評論主題】20.陳小明想選讀三篇寓言,他該選下列哪幾篇呢?甲、中山狼傳 乙、阿Q 正傳丙、涸轍之鮒 丁、紅拂傳 戊、黔之驢 己、虯髯客傳(A)甲丙戊 (B)乙丙己 (C)丁戊己 (D)甲丙丁

【評論內容】

紅拂傳(丁)、虯髯客傳(己) 為唐代傳奇

阿Q正傳(乙) 為民初小說

這樣就可以選出答案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