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試比較行為論與認知論對獎賞(reward)的看法,並說明其對教師在班級教學與經營之涵義?(25 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11504
統計:A(116),B(220),C(3370),D(90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公物之特徵

用户評論

【用戶】Joyce Yo Yo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用以下例子來瞭解:例如: 課稅處分確定(行政處分)後,稽徵機關收受稅款的繳納(事實行為)對人民沒有法律上之拘束力,但是公權力行政的一部份。

【用戶】阿斯拉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B以法規命令不行嗎?應該不只行政處分跟契約吧

【用戶】Kim(已上榜)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例如依廢棄物清理法第11條,土地或建築物所有人負公法上廢棄物清除義務。(B)行政法律關係之發生,類推自民法「債之發生」。較常見為行政處分(單方行為)丶行政契約(雙方行為);其他成立原因還有法規規定(即A選項)丶事實行為(即C選項)丶因執行法院裁判而發生(即監獄與犯人間之特別權力關係)⋯等。(C)事實行為指發生事實效果的公權力行為(成立行政法法律關係,但只發生事實效果),如行政程序法第165條之行政指導。(D)例如依土地稅法第3條,土地公同共有人推舉代表人為納稅義務人,其共有人間成立之「納稅協議書」為行政契約性質(故私人間得締結公法契約)。{參考:吳庚巜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十版 章節四}

【用戶】jennifer91016

【年級】

【評論內容】補充:行政法律關係-受法律規範調控的因行政權行使而形成(或產生)的行政關係。資料來源:https://wiki.mbalib.com/zh-tw/行政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