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下列文句中,不屬於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是:
(A)一篇好的文藝作品在形式上要有吸引人的力量,而主題應該是健康的,要能走向光明,追慕正義
(B)「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恆久不變
(C)夫人善於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能,相輕所短
(D)夫水性虛而淪漪結,木體實而花萼振,文附質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17715
統計:A(92),B(867),C(123),D(12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微」之解釋

用户評論

【用戶】陳南寧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 張秀亞,河北省滄縣人,民國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生。北平輔仁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臺北輔仁大學教授。作品溫婉敦厚,文字淡雅,立意悠遠。每藉生活中平凡細微的事物,寄寓深邃的哲理,曾自述:「一篇好的文藝作品在形式上要有吸引人的力量,而主題應該是健康的,要能引人走向光明,追慕正義。」已出版的著述及譯作有七十餘種,詩、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等各種創作形式皆擅長,而以質量俱豐的散文作品蜚聲文壇。曾獲中山文藝獎。作品有《北窗下》、《三色蓳》、《心寄何處》等。(B)出自豐子愷《漸》一文,該文主要描述自然界乃至於人生都是在「漸漸」之中進行變化,與文學理論無關。(C)出自曹丕《典論.論文》(D)出自《文心雕龍‧情采》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漸」 的 本 質 是 「 時 間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8/c3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