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5 下列有關學習評量的敘述何者正確?
(A)總結性評量適合採用標準參照評量
(B)標準參照評量的題數較常模參照評量多
(C)常模參照評量的試題難度通常高於標準參照評量
(D)診斷測驗的題數比一般成就測驗少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56522
統計:A(22),B(3),C(64),D(13),E(0)

用户評論

【用戶】林小白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馬凱:將評鑑分成預備性評量、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安置性評量:教學實施前,為瞭解學生精熟預定教學內容的程度,以便將學生安置到一個較適合其程度的學習組別中所實施的評量。編班分組預備性評量:教學實施前,以瞭解學生的基本能力。大部分試題是簡易的,難度P值在0.65以上,計分方式以標準參照和常模參照計分。起點行為→基礎形成性評量:教學進行中,以控制教學品質。非正式之評量,以標準參照計分。學習是否進步總結性評量:教學實施後,以定期考試或測驗的方式考察學生學習結果有否達成交學目標。評量重點一般以認知行為為主,部分也涉及情意、動作技能的學習結果。試題難度P值在0.30~0.70間,通常是常模參照。名次等第及格診斷性評量: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困難時,以診斷測驗為工具,瞭解學生學習困難之所在,實施補救教學或個別輔導。難度P值在0.65以上,採標準參照和常模參照。http://mypaper.pchome.com.tw/jinni01/post/1242117693

【用戶】林小白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馬凱:將評鑑分成預備性評量、形成性評量、總結性評量安置性評量:教學實施前,為瞭解學生精熟預定教學內容的程度,以便將學生安置到一個較適合其程度的學習組別中所實施的評量。編班分組預備性評量:教學實施前,以瞭解學生的基本能力。大部分試題是簡易的,難度P值在0.65以上,計分方式以標準參照和常模參照計分。起點行為→基礎形成性評量:教學進行中,以控制教學品質。非正式之評量,以標準參照計分。學習是否進步總結性評量:教學實施後,以定期考試或測驗的方式考察學生學習結果有否達成交學目標。評量重點一般以認知行為為主,部分也涉及情意、動作技能的學習結果。試題難度P值在0.30~0.70間,通常是常模參照。名次等第及格診斷性評量: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困難時,以診斷測驗為工具,瞭解學生學習困難之所在,實施補救教學或個別輔導。難度P值在0.65以上,採標準參照和常模參照。http://mypaper.pchome.com.tw/jinni01/post/124211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