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語詞中常見偏重一字而忽略另一字的意義,例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異同」即偏重在「異」義。下列文句與此用法相同的選項是:
(A)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B)事有「緩急」輕重,還是小心為要
(C)朝代的「盛衰」功過須待後人評定
(D)打探敵軍「動靜」虛實才能有效因應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79596
統計:A(1220),B(33),C(63),D(71),E(0)

用户評論

【用戶】葉玉琴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1051106455a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去  釋義:既然喝醉了就離開吧,從不會想說要留下來貪杯。偏「去」b事有「緩急」輕重,還是小心為要:緩急  事情有分慢急與輕重,還是得小心為主要。 因此「輕重緩急」此四字都有個  其涵意,無偏義性質。c朝代的「盛衰」功過須待後人評定:盛衰 朝代都有繁盛衰退之時期,是好是壞都是由後人才評定的。所以「盛衰」兩字無偏義,沒有朝代只盛不衰的。d打探敵軍「動靜」虛實才能有效因應:動靜  打探敵軍的動作或靜待不變,才能有效的防備。雙方交戰,本就一靜一動之間,

【用戶】Chen Bear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請問這邊(D)如果是「虛實」的話,是偏義複詞嗎?

【用戶】g7331128

【年級】

【評論內容】虛實是偏義複詞,偏"實"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異同 偏異去留 偏去緩急 有緩有急盛衰 有盛有衰動靜 有動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