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對比是文學作品常用的表現技巧,利用意象的反差,達到醒目的效果。如「一隻蝴蝶/飛過韃靼海峽」即以小大的對比,強調生命力的旺盛。下列文句中何者採用對比的技巧,感嘆青春易逝?
(A)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
(B)閒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
(C)不隄防沉魚落雁鳥驚諠,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D)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蒼苔一片青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19614
統計:A(1613),B(38),C(131),D(18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修辭法

用户評論

【用戶】Vivi Li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兩句形成極其強烈的對比。「紅」「紫」是相鄰的顏色,鄰色的對比使畫面柔和協調,描繪出春天鮮花盛開、百媚千姿的美,這是一「喜」;可是這樣的美景竟「都付與斷井頹垣」,這是一「怨」。[6]經過這樣的相互映襯,杜麗娘本身傷春自憐的感觸也都因睹景傷情,透過外在一怨一喜的景物而呈現出來。她深深的感嘆如此迷人的景色,封建家長竟都不許人觀賞,白白地糟蹋在斷井殘壁中,使她感到「錦屏人忒看這韶光賤」的怨恨和不滿。「奼紫嫣紅開遍」是杜麗娘所看到的春天之美,「都付與斷井頹垣」則是她道出了對這種美景覺得可惜、幽怨的情感。讀到此處,我們可以意會到杜麗娘是以「奼紫嫣紅」來借喻為自己美麗的青春,她感嘆、可惜自己的美麗卻因生長在這樣的封建環境中而無人欣賞

【用戶】Vivi Li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畫廊金粉半零星,池館蒼苔一片青」是牡丹亭第十齣‧驚夢裡,杜麗娘的丫嬛-春香,對杜麗娘介紹園林景緻。 主要表現的就是杜家後院久無人 訪,所以畫廊的金粉都零星散落,池邊也都長滿青苔,呈現一片青色。所以 這兩句所表現的就是一種景物依舊的滄桑感。

【用戶】Chia Chun Lai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韃靼 注音一式 ㄉㄚˊ ㄉㄚˊ唐末蒙古種族之一。是契丹的西北族,沙陀的別種,散居在中國西北、蒙古、中亞、獨立國協東部等地。元亡後,其宗族走漠北,於清時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