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意味要能明辨真相,應具備下列那一種條件?
(A)敏銳思考的角度
(B)客觀超然的立場
(C)豐富充足的經驗
(D)親近自然的人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42943
統計:A(291),B(2807),C(75),D(157),E(0)

用户評論

【用戶】MeiWen Chen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觀看山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因此沒有任何一個角度的看法是絕對正確的;在民主多元的社會中,不但要學習包容與尊重,更需要去除個人的分別心與成見,因為分別心與成見常使我們陷入迷惑的困境中。

【用戶】jkot35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身在其中,當局者迷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第九講 格言精萃篇【不識廬山真面目】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12. 蘇軾名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這兩句詩,我們能體悟何道理? (A) 廬山之美,在於近看 (B)公道自在人心 (C)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D)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教甄◆國文內容意旨- 97 年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97 學年度教育學程大學部甄選_國文#2779答案:D 難度:簡單「緣」字有作「因為、由於」的解釋,例如蘇軾詩句「只緣身在此山中」,下列與此「緣」字相同意思的選項是(A)「緣」溪行,忘路之遠近(B)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C)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D)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求魚也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1 年 - 101年 初等考試 國文 其他類科 1-25#7465答案:B 難度:簡單42 「花徑不...

【用戶】ALan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敏銳思考的角度(B)客觀超然的立場(C)豐富充足的經驗(D)親近自然的人生畫線者為多餘之處。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意味要能明辨真相,應具備下列那一種條件?(A)敏銳思考的角度(B)客觀超然的立場(C)豐富充足的經驗(D)親近自然的人生修改成為「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意味要能明辨真相,應具備下列那一種條件?(A)敏銳思考的角度(B)客觀超然的立場(C)豐富充足的經驗(D)親近自然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