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吳太子孫登)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三國志.吳書.吳主五子傳》)根據文中所述,孫登的隨從想用什麼手段讓嫌疑犯認罪?
(A)誘之以利
(B)屈打成招
(C)動之以情
(D)尋找罪證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22605
統計:A(190),B(3040),C(146),D(831),E(0)

用户評論

【用戶】Lv Ho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維基百科白話文:有一次騎馬出外,有一粒彈丸飛過,隨從尋找誰發射,最終找到一個人帶有彈弓以及彈丸,大家都以為是他做的,但那人不認,隨從就想動手教訓他,孫登不允許。孫登又將那人手持的彈丸和射出來的彈丸比較一下,發現並不一樣,証明彈丸不是那人發射的,於是就放了他。

【用戶】好期待(107身特已上榜)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孫登的隨從 屈打成招孫登尋找罪證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27 (李惠為雍州刺史,)人有負鹽負薪者,同釋重檐息樹陰,二人將行,爭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爭者出,顧州綱紀曰:「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羣下咸無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擊之,見少鹽屑,曰「得其實矣。」使爭者視之,負薪者乃伏而就罪。(《北史.外戚傳》)李惠如何判斷羊皮的主人? (A)求神問卜 (B)推理審度 (C)杖打成招 (D)證人口供 初等/五等/佐級◆國文- 102 年 - 102年 關務五等 國文#9709答案:B 難度:簡單8 「宋傅琰為山陰令,有二人爭雞,琰各問何以食雞?一人云粟,一人云豆,乃破雞得粟,罪言豆者。縣內稱神明,無敢為偷。」(《南史.循吏傳》)根據文中所述,傅琰的辦案掌握了什麼關鍵? (A)心誠則靈 (B)小...

【用戶】derek801204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吳太子孫登)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三國志.吳書.吳主五子傳》),孫登的隨從想用屈打成招(逼共)讓嫌疑犯認罪。

【用戶】抹茶冰淇淋

【年級】

【評論內容】從者欲捶之隨從想用小拳拳捶他胸口

【用戶】得榮 郵局已上榜謝謝大家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孫登的隨從

【用戶】shkfa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古代有生殺大權的人比現代都還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