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邪?」蒙正佯為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之,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毋知也。不問之,何損?」時皆服其量。(宋.江少虞《皇朝類苑》)根據本文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佯為不聞」是說呂蒙正假裝未聽見輕蔑他的話
(B)「蒙正遽止之」乃因朝事即將開始,不方便質問
(C)「罷朝」是指呂蒙正遭人陷害,被罷免朝中職務
(D)「固不如毋知也」是說呂蒙正情願接受他人指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07507
統計:A(2708),B(94),C(74),D(108),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小逸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呂蒙正宰相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剛擔任副宰相,進入朝堂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能參與謀劃政事嗎?”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似的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憤怒,並追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那位同僚)查問。退朝以後,那些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仍然憤憤不平,後悔當時沒有徹底追究。呂蒙正則說:“一旦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就終生不能忘記,因此還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不去追問那個人的姓名),對我來說有什麼損失嗎?”當時在場的人都佩服呂蒙正的度量(氣量)。參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0114.htm

【用戶】小美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B)蒙正遽止之:呂蒙正便出面制止他

【用戶】jkot35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b不打算追問所以阻止 c下朝 d不如不要知道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呂蒙正】【渴睡漢】

【用戶】陳小逸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呂蒙正宰相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剛擔任副宰相,進入朝堂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能參與謀劃政事嗎?”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似的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廷的同僚非常憤怒,並追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那位同僚)查問。退朝以後,那些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僚.....看完整詳解

【用戶】小美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B)蒙正遽止之:呂蒙正便出面制止他

【用戶】阿彌陀佛

【年級】幼兒園下

【評論內容】b不打算追問所以阻止 c下朝 d不如不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