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請選出對「後設認知」較佳的解釋。
(A)具備設計認知的結果
(B)具備設法認知的能力
(C)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認知
(D)對自己認知歷程的創造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67742
統計:A(0),B(1),C(30),D(0),E(0)

用户評論

【用戶】阿吐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支配、監督與評鑑的一種知識。1.傅來福(J.H. Flavell)在一九六七年首先使用「後設認知」,認為是個人對認知活動的理解、意識與監控的歷程。   2.布朗(A.L. Brown)在一九七六至一九七八年均將後設認知界定為個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調整及理解的歷程,認為「後設認知」分為靜態知識與策略知識兩種。所謂靜態知識是指認知活動中可以用動作或口語表達的知識。所謂策略知識是指個人所採取的一連串修正認知活動的步驟和程序,其中包括計畫、預測、猜測及監控等四項活動。計畫是指了解認知活動中進行的前後順序。預測指評估認知的可能結果與狀態。猜測是指根據預測,建立假設,預設解答。監控指了...

【用戶】阿吐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是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支配、監督與評鑑的一種知識。1.傅來福(J.H. Flavell)在一九六七年首先使用「後設認知」,認為是個人對認知活動的理解、意識與監控的歷程。   2.布朗(A.L. Brown)在一九七六至一九七八年均將後設認知界定為個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調整及理解的歷程,認為「後設認知」分為靜態知識與策略知識兩種。所謂靜態知識是指認知活動中可以用動作或口語表達的知識。所謂策略知識是指個人所採取的一連串修正認知活動的步驟和程序,其中包括計畫、預測、猜測及監控等四項活動。計畫是指了解認知活動中進行的前後順序。預測指評估認知的可能結果與狀態。猜測是指根據預測,建立假設,預設解答。監控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