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5.教師於觀察幼兒行為時,為事件下定義,並策劃設計出一套系統用以描述及編碼,然後等待事件發生。此為何種觀察法?
(A)時間取樣法
(B)敘事記錄法
(C)修正法
(D)事件取樣法。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95699
統計:A(100),B(122),C(25),D(962),E(0)

用户評論

【用戶】相信自己的選擇!!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事件取樣法   事件取樣法是以一個特殊事件作為觀察目標,針對事件進行觀察。不受時間的限制或被時距分割,對於特別的行為或事件發生時的情境都加以記錄。壹、事件取樣法的特色與功能1.能收集個案研究的資料2.能進行教學計畫與評估3.觀察結果可作為介入兒童發展階段的指標貳、事件取樣法的應用使用時機:1.欲瞭解兒童行為的因果關係 2.兒童表現出與自己氣質或習慣不符的行為時 3.兒童一再重複不當的行為 4.兒童無法配合日常作息參、事件取樣法的使用要領一、需明確定義研究的行為二、需對目標行為有足夠的瞭解三、預定好要記錄的資料四、事先設計簡便的紀錄表以方便記...

【用戶】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時間取樣法適用於發生頻率高的行為<-----事件取樣法則是適用於發生頻率低的行為。 時間取樣法是在特定的時間內,觀察並記錄行為發生的次數。

【用戶】持之以恆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為事件下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