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依照派頓(Parten)的觀點,幼兒或兒童的遊戲行為的發展有其順序。如果你觀察到,在操場的一個角落,有幾個小朋友彼此交換玩具,而且相互模仿對方,彼此有互動,但卻沒有共同的目標去完成一件工作。請問以上所敘述的情形,最可能屬於哪一種遊戲行為?
(A)單獨遊戲
(B)平行遊戲
(C)聯合遊戲
(D)合作遊戲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52857
統計:A(17),B(355),C(317),D(11),E(0)

用户評論

【用戶】Kevin Ko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依社會性來分獨自遊玩──嬰兒兩歲以前的遊戲,純屬感覺與動作方面的遊戲。玩弄簡單的玩具和運動探索自己的身體,是遊戲的主要項目,故此時期稱為「感覺動作試驗」(Sensory motor-experimentation)的遊戲。嬰兒期的遊戲以「獨自娛樂」為主,是所謂的「單獨遊戲時期」。例如玩各種玩具,抓、捏、敲、咬、聞、聽等。 旁觀遊戲──本階段比獨自遊玩更進一步,兒童開始對週遭人事物感覺到好奇,進入直覺判斷時期。兒童喜歡站在旁邊看別人遊戲,被玩耍的小朋友和遊戲所吸引,惟生理機能控制能力仍未非常良好,加以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怕生,是以藉由從旁觀看獲得愉快的情緒,但不願意參與遊戲。例如:喜歡站在遊樂器旁觀賞。 平行遊戲──和其他小朋...

【用戶】chihkai24342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Parten(1932)依其觀察兒童遊戲狀況分為六個階段:(1)無所是事行為(unocuppied behavior ):約在幼兒兩歲之前,到處走動,東張西望或靜坐一旁,沒有作特定的事情。(2).旁觀行為(onlooker behavior):當其他的孩子在玩時,幼兒只在一旁觀看,偶而與正在玩遊戲的兒童說話,但沒有參與遊戲。(3)單獨遊戲(solitary play):自己一個人玩,不與他人交談,所玩的玩具與其他兒童不同。(4)平行遊戲(parallel play):與旁邊的小孩玩相同的玩具和遊戲,但他們並沒有進一步交談。(5)協同遊戲(associative play):約在三歲半至四歲半,與其他的兒童玩,但彼此之間沒有共同目標即相互協助,仍以個人為主。 (6)合作遊戲(cooperative play):約在四歲半之後,與其他的兒童玩,比次之間有分工及相互協助,以達成故同目標(吳幸玲,2003;潘慧玲1992;Goncu, & Klein,2001)。

【用戶】第第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依社會性來分獨自遊玩──嬰兒兩歲以前的遊戲,純屬感覺與動作方面的遊戲。玩弄簡單的玩具和運動探索自己的身體,是遊戲的主要項目,故此時期稱為「感覺動作試驗」(Sensory motor-experimentation)的遊戲。嬰兒期的遊戲以「獨自娛樂」為主,是所謂的「單獨遊戲時期」。例如玩各種玩具,抓、捏、敲、咬、聞、聽等。 旁觀遊戲──本階段比獨自遊玩更進一步,兒童開始對週遭人事物感覺到好奇,進入直覺判斷時期。兒童喜歡站在旁邊看別人遊戲,被玩耍的小朋友和遊戲所吸引,惟生理機能控制能力仍未非常良好,加以對不熟悉的人事物怕生,是以藉由從旁觀看獲得愉快的情緒,但不願意參與遊戲。例如:喜歡站在遊樂器旁觀賞。 平行遊戲──和其他小朋...

【用戶】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關鍵字:彼此有互動但沒共同目標➡️聯合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