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 )25.在中國文學史上,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是一個醞釀變革的時期,以下有關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成就,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得到長足發展,劉勰的《文心雕龍》以專書問世 (B)乃五言古詩

【評論內容】用“哥哥爸爸真偉大”來唱 黃帝唐虞夏商周,  (哥哥爸爸真偉大,)周分西東周,  (名譽照我家,)秦後是兩漢,  (為國去打仗,)魏晉南北朝,  (當兵笑哈哈,)隋唐之後五代十國,  (走吧走吧哥哥爸爸,)再來宋和元明清,  (家事不用你牽掛,)中華民國了,  (只要我長大,)中華民國了!  (只要我長大!) 魏晉以後產生的一種新文體。又稱駢儷文。南北朝是駢體文的全盛時期。“駢文”或“駢儷文”的名稱﹐出現頗晚。清代李兆洛《駢體文鈔序》說:“自秦迄隋﹐其體遞變﹐而文無異名﹔自唐以來﹐始有‘古文’之目﹐而目六朝之文為‘駢儷’﹐而為其學者﹐亦自以為與古文殊路。”六朝駢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為主﹐但常常夾有雜言。唐代開始﹐駢文...

【評論主題】「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若不論本詩的創作年代,如何從其結構判斷它不是「五言律詩」?(A)句數太多(B)偶數句沒有押韻(C)第

【評論內容】五言律詩有八句,每句五個字,和七言律詩相同,五言律詩的平仄、對仗和押韻都有限。偶數句押韻,首句可入可不入韻,只可押平聲韻,不可以轉韻,必須一韻到底。

【評論主題】四庫全書共抄寫7部,目前保持最完整的是(A)文瀾閣 (B)文淵閣 (C)文律閣 (D)文源閣

【評論內容】第一部存於北京紫禁城皇宮文淵閣,第二部存於奉天故宮(今瀋陽文溯閣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現存最早之目錄?(A)隨書 經籍志 (B)漢書 藝文志 (C)劉向 別錄 (D)顧炎武 日知錄

【評論內容】《別錄》唐代已佚.《漢書●藝文志》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圖書分類目錄.如果單純以中國目錄學之祖是  劉向的《別錄》但是若以存在、可考的目錄學之祖是   班固的《漢書●藝文志》

【評論主題】36.關於「狐假虎威」這篇寓言故事的說明,下列何者為是?(A)出自於西漢劉向《戰國策》,此書後來散佚,至北宋曾鞏才又再輯出。同出於此書的寓言故事還包括有「驚弓之鳥」、「鷸蚌相爭」等。(B)寓言故事運用

【評論內容】安步當車 《戰國策·齊策四》 不遺餘力 《戰國策·趙策》不翼而飛 《戰國策·秦策》 側目而視 《戰國策·秦策》 反璞歸真 《戰國策·齊策》 高枕無憂 《戰國策·魏策一》 汗馬功勞 《戰國策·楚策》 狐假虎威 《戰國策·楚策一》 畫蛇添足 《戰國策·齊策二》 揮汗成雨 《戰國策·齊策一》 狡兔三窟 《戰國策·齊策四》 門庭若市 《戰國策·齊策一》 亡羊補牢 《戰國策·楚策四》化用:也稱化引或出新。這是借文另引出新意的引用,形式上可以增減引文詞句,使之與自己的話融為一體。有人更把化用稱為點化,看作是一種獨立的修辭格,例如: 杜甫 旅夜抒懷: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按:此詩杜甫作於西元七六八年。而李白在西元七二四年作有〔渡荊門送別詩〕: 渡遠荊門外  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杜詩末二句是從李白末二句變化出來。但李白詩所寫的是日間舟行時的暫時景象,杜詩寫的是夜間停船時的仔細觀望,並改寫的是地上景為天地流覽:黑夜裡星繁月朗,莽原洪波,氣勢涵渾,所以膾炙人口。

【評論主題】40. 日治時期前後台灣流傳一首閩南語歌謠:「西仔來打此台灣,百姓和齊要征番。看見咱嫂即好款,與哥倚著死甘愿。」請問歌謠中提到的應該是和台灣有關的那個歷史事件?(A)甲午戰爭(B)中法戰爭(C)牡丹社

【評論內容】西仔(指的是法蘭西)來打咱台灣,大家合力來打番(參考「再現台灣–台灣建省和現代化」一書) 清治末期1884年法軍攻台,不分福、客人士均出力抗法,當時基隆流行:「西仔來打咱台灣,大家何齊來打番(法國人) 」的諺語,就是台灣人同仇敵愾的表徵。清法戰爭讓台灣人關注台灣的事,並且合無間,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評論主題】關於錯誤一詩中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東風不來」、「跫音不響」均指過客遠揚,不再造訪 (B)「達達的馬蹄」象徵歲月的遷移 (C)「窗扉緊掩」、「春帷不揭」均象徵女子堅貞自守 (D)「美麗的錯誤

【評論內容】

錯誤是一首戰詩

達達的馬蹄聲:鄭愁予五歲時跟著媽媽從南京逃回北京,原本坐火車,但橋被日軍炸斷,不得已下車步行;在一個南方小鎮裡,背後傳來馬車拉著砲、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達達巨大響聲。

【評論主題】「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以上文字乃描寫白妞說書: (A)愈翻愈險愈高妙 (B)音調千變萬化 (C)神情激

【評論內容】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高妙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修辭法的歸類,正確的選項是: (A) 愈唱愈低,愈低愈細:對比 (B) 他的好處,人說得出;白妞的好處,人說不出。他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映襯 (C) 滿園子裡便鴉雀無聲,…

【評論內容】(A) 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頂真「愈低」一詞既是前一句「愈唱愈低」的最後兩字,也是後一句「愈低愈細」的開始兩字,所以這句運用了頂真。(C) 滿園子裡便鴉雀無聲,……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誇飾(D) 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恍若有幾十根弦,幾百個指頭,在那裡彈似的:譬喻(明喻)

【評論主題】63. 如果你想了解一些1949年前後,大陸與台灣的歷史以及人的流變遷徙的故事,應該優先閱讀哪些作者的書?(A)王文興、黃春明 (B)林良、幾米 (C)吳濁流、李喬 (D)白先勇、齊邦媛

【評論內容】吳濁流(1900年6月2日-1976年10月7日),本名吳建田,生於新竹縣新埔鎮《亞細亞的孤兒》於1945年完稿,其內容敘述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知識分子胡太明在台灣遭受日本殖民者的欺壓,到日本留學歸來後受到鄉親的嘲諷,到中國大陸後又不被認為是中國人而受到歧視。在對自身歸依的無助感及許多人生挫折打擊的日侵月蝕下,最後發瘋而以悲劇收場。

李喬(1934年6月15日-),本名李能棋,另有筆名壹闡堤,台灣苗栗縣客家人。

《寒夜》三部曲,1980年《寒夜》《荒村》《孤燈》

齊邦媛(1924年2月19日-),生於中華民國遼寧省鐵嶺縣,外省籍台灣作者、中國文學學者,專長為中國文學、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齊邦媛被部分學者譽為台灣文學之母。中興大學、臺灣...

【評論主題】47. 蘇轍云:「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其中空白處分別應填下列何者?(A)病、快 (B)苦、樂 (C)娛、媿 (D)悲、喜

【評論內容】有涵養抱負的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他的心中不能坦然自得,那麼,到那裡心情能不悲傷憂愁呢(激問;不能通達事理,必憂傷相隨)?假使他的胸懷能坦然自得(心情舒暢平靜,無顧慮)不因為外物(指境遇之影響),而傷害到自己的本性(天生的靈性智慧),那麼,他到什麼地方去會不感到愉快呢?(互文參照:「將何往而非病」與「將何適而非快」)

【評論主題】47. 蘇轍云:「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其中空白處分別應填下列何者?(A)病、快 (B)苦、樂 (C)娛、媿 (D)悲、喜

【評論內容】

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竊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哉!

元豐六年十一月朔日,蘇轍記。有涵養抱負的讀書人生活在世上,假使他的心中不能坦然自得,那麼,到那裡心情能不悲傷憂愁呢(激問;不能通達事理,必憂傷相隨)?假使他的胸懷能坦然自得(心情舒暢平靜,無顧慮)不因為外物(指境遇之影響),而傷害到自己的本性(天生的靈性智慧),那麼,他到什麼地方去會不感到愉快呢?

【評論主題】關漢卿〈四塊玉‧閒適〉:「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什麼。」下列關於此曲的說明,何者正確?(A)「賢的是他,愚的是我」說明了作者終於認清自己確有不如人之處(

【評論內容】「閒」應指 放下功名利祿起首「南畝耕」及「東山臥」兩句,點出題目「閒適」之意,除寫歸隱的田園生活外,也是「世態人情經歷多」「閒將往事思量過」之下的抉擇。看看那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現實社會,再想想當年,孔明耕讀南陽,謝安臥隱東山,後來卻先後發動驚天地,泣鬼神的赤壁之戰與淝水之戰。論功業,論賢能,有誰堪比!至於在那一幕幕決定歷史的故事裡,爾虞我詐,成王敗寇,又有多少英雄豪傑,意氣風發,不可一世,爭得你死我活,而如今竟是如何?「世態人情經歷多」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世事本如此,「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啥麼?」就算他精明,我愚魯,那又何妨?看開了一點,放空了一些,怡然自得,還有啥麼好計較爭執的呢?

【評論主題】唐傳奇中的許多作品,為後來元明戲曲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題材。下列選項中的作家作品,何者在情節上沒有淵源關係?(A)陳玄祐《離魂記》/鄭光祖《倩女離魂》 (B)沈既濟《枕中記》/湯顯祖《南柯記》 (C)元稹

【評論內容】Ex. 22. (D)〈 唐代的傳奇影響了元、明的戲曲,傳奇中的故事多半成為戲曲的題材;請問湯顯祖的〈邯鄲記〉是由哪一部傳奇敷演而成的?(A)〈崑崙奴〉(B)〈離魂記〉 (C)〈柳毅傳〉 (D)〈枕中記〉

【評論主題】下列作家與書名的搭配,何者錯誤?(A)蔣勳/萍水相逢 (B)琦君/女兒紅 (C)簡媜/頑童小番茄 (D)余光中/逍遙遊。

【評論內容】A蔣勳名作《天地有大美》《給青年藝術家的信》《此生:肉身覺醒》《吳哥之美》《萍水相逢》《今宵酒醒何處》《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到綠光咖啡屋,聽巴哈,讀余秋雨》……

【評論主題】4. 楊喚與下列哪位詩人同屬於現代派?(A)洛夫(B)鄭愁予(C)徐志摩(D)余光中

【評論內容】新憲法難創立=新現藍創笠

【評論主題】4. 楊喚與下列哪位詩人同屬於現代派?(A)洛夫(B)鄭愁予(C)徐志摩(D)余光中

【評論內容】余光中  藍星詩社(大陸來臺詩人) 新月詩派胡適

【評論主題】五十、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中有云:「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句中引用經典為言,其所引用為何經?(A)《詩經》、《老子》(B)《書經》、《論語》(C)《老子》、《論語》(D)《書經》、《老子》

【評論內容】

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所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 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哉?                   (from: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徵)

【譯文】做為國君的人,如果見到嘉歡的事物,就該想到...

【評論主題】七、 中國傳統星象主要有二十八星宿。試問「朱雀」七星是下列何者?(A)觜、參、井、鬼、柳、星、張(B)井、鬼、柳、星、張、翼、軫(C)翼、軫、角、亢、氐、房、心(D)斗、牛、女、虛、危、室、壁

【評論內容】

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

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

【評論主題】88. 以下何者不屬於生態課程取向?(A)個別化重要技能模式(B)COACH課程(C)Portage早期療育指導手冊(D)社區本位課程。

【評論內容】

生態課程

Ø   目標:使智障者能適應正常化的環境,並獨立的生活。

發展性課程:

 目標:使智障者能趕上正常人的發展例子:Portage早期教育指導手冊

【評論主題】88. 以下何者不屬於生態課程取向?(A)個別化重要技能模式(B)COACH課程(C)Portage早期療育指導手冊(D)社區本位課程。

【評論內容】COACH課程指的是給與孩子選擇和調整的課程。(Choosing Options and Accommodations for Children),由Giangreco,Cloninger & Iverson在1993年提出。

【評論主題】75. 提倡「懸缺課程」的學者是?(A)杜威(J. Dewey)(B)艾波(M.Apple)(C)派納(W. Pinar)(D)艾斯納(E. Eisner)。

【評論內容】懸缺課程null curriculum----Eisner 又稱空無課程指學校該有而未有的課程。

【評論主題】39.下列關於宋詞的描述,何者錯誤?(A)詞又名詩餘,傳統對詩詞的風格有所謂詩莊詞媚的說法(B)舊分豪放及婉約二派,而以婉約派為主要發展方向(C)北宋詞人柳永填詞題材廣泛,突破詞為豔科的藩籬(D)前人

【評論內容】

D)錯在 「可正確體現宋詞的類別」

有的專家認為不應該依照字數來分區分詞的類別

所以 (D)是錯的

C 應當也錯

可以去看柳永詞

【評論主題】11.「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 。 , 。 ,為君起松聲。」這是王勃的〈詠風〉,依律詩的格律,下列何者是正確的排序?(A)去來固無跡/卷霧出山楹/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 (B)卷霧出山楹

【評論內容】“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炎熱未消的初秋,習習涼風飄然生起,吹散林壑濁熱,頓覺清爽怡人。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絲絲涼風吹亂了天才少年的長發,驅散了澗谷飄浮的煙雲,卷走了山間纏繞的霧靄,猶如精靈般使山間人家重現,將明朗清爽帶給人間。

【評論主題】27.( )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王安石曾詮釋《周禮》 (B)趙普說可治天下的是《論語》(C) 孔穎達主編的是《五經正義》 (D)孔子韋編三絕的是《春秋》

【評論內容】宋‧王安石變法時,效法《周禮》的精神以執行新法,認為「一部《周禮》,理財居其半」。趙普是政治家,主張「半部《論語》治天下」。

【評論主題】56.在一次「正向管教」的工作坊中,周老師基於「沒有政府容許人民享有絕對的自由」的理念,將其戲和為「沒有學校容許學生享有絕對的自由」,因此強調管教學生應兼顧自由與紀律,不宜偏廢一端。請問周老師的管教理

【評論內容】

 洛克認為上帝賦予父母管教或懲

罰子女的權利。在懲罰與管教的原則方面,他強調父母不應溺愛孩童

,以培養理性;並應及早嚴格管教孩童,以樹立威信;也應恩威並施

,盡可能維護兒童的榮譽感;善用「獎勵與懲罰」引導兒童。論及懲

罰的教化意涵方面,洛克認為兒童應為自己犯錯的行為負責,進而克

制不當慾望以防止犯過,培養其良好的道德習慣,整體而言,可維持

社會的秩序。

洛克:教育就是一方面給自由,一方面要求紀律。學生有天分的地方,盡量自由;沒天分的部分,嚴格的反覆鍛鍊。

【評論主題】56.在一次「正向管教」的工作坊中,周老師基於「沒有政府容許人民享有絕對的自由」的理念,將其戲和為「沒有學校容許學生享有絕對的自由」,因此強調管教學生應兼顧自由與紀律,不宜偏廢一端。請問周老師的管教理

【評論內容】洛克將大半部《教育漫話》用於解釋如何向兒童灌輸德行。他將德行定義為自我剋制與理性的結合:「一個人能夠剋制他自己的願望,犧牲他自己的傾向,完全遵循理智的指向,儘管慾望傾向於其他的方向」。未來的品德高尚的成人。將不僅能夠進行自我剋制,而且認識理性的軌道。

【評論主題】11.當代思潮對教學各有其不同的觀點和思考取向,以下有關敘述何者較正確?(A)效能/效率導向教學觀重視學生個人意義的有效獲得。(B)人本導向教學觀強調以教師主導全人教育的自我實現。(C)建構導向教學觀

【評論內容】

各種教學觀如下:

(一)效能  效率導向的教學觀:重視學生基本能力的發展,並以追求教育卓越為目標,呈現濃厚的科學化課程理論色彩。

(二)人本導向的教學觀:受到人文思潮的影響,其理論基礎為人本心理學與人文主義哲學。

(三)建構主義導向的教學觀: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歷程,教師僅扮演促進者的角色。

(四)批判導向的教學觀:興起於70年代之後,其理論基礎為批判理論,認為學習是意義與符號在社會交互作用中所產生的交換與磋商之歷程。

陳嘉陽四版中冊P326

建構主義提出了異於傳統的知識論觀點,對教與學產生了新的看法,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知識的獲得是由學習者在學習情境中互動及學習者本身已經具有得先備知識交...

【評論主題】11.當代思潮對教學各有其不同的觀點和思考取向,以下有關敘述何者較正確?(A)效能/效率導向教學觀重視學生個人意義的有效獲得。(B)人本導向教學觀強調以教師主導全人教育的自我實現。(C)建構導向教學觀

【評論內容】可能性教學(批判教學取向):不依傳統.什麼都可能周全性教學(人本導向經驗):很有人性.設想周全傳輸式教學(教師本位取向):教師本位.由教師傳輸知識能力本位教學(效率/效能取向):能力.注重效能

【評論主題】18.下列敘述何者較不符合「關聯課程」(relevant curriculum)的性質?(A)課程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藉以引發其學習動機。(B)採用個別化的教學方法,如獨立學習、契約制等。(C)課程應

【評論內容】(C)選項偏向核心課程(以社會問題為主)

(一)學科取向:

(1)認知過程取向:培養學生抽象思考.邏輯.歸納能力

(2)學術理性主義取向:追求真實的.認知的內容,精熟學科知識,通常以講述法.探究教學法為主要教學,評量以紙筆測驗為主。

(二)學生取向:

(1)理想學校是學生中心的,也是活動的、有機的,強調統整與自由

(2)重視關聯課程、人本(文)主義課程及潛在課程。

(三)社會取向:(以社會為焦點)

(1)社會適應觀:強調維護現行社會

(2)社會重建觀:強調現行社會的根本改革。

(四)科技取向:強調科技在教育上的利用,

(1)系統使用各種媒體和器材做為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2)將科技的概念融入課程發展程序中。

關聯教學法是"學生取向"

【評論主題】20.有關書信的說明,何者正確?(A)信箋中提及師長可用的提稱語為「函丈」(B)信封中若為表示對受信人的敬意,一定要加「敬啟」二字(C) 提到自己或己之卑幼,字體要略小,而且偏在右方,如「舍弟」、「敝

【評論內容】函丈:對老師的尊稱。因舊時講席間相隔一丈,以容人聽講,故有此稱。

敝業師是指我自己的老師   老師還是自己的長輩   所以在書信內不可縮小偏右

若是在信封外  有書寫到老師或長輩的姓名   為表敬意  就必須縮小偏右

【評論主題】93.教育評量的成分涉及文化要素,因而可能導致偏誤的評量,惟下列何者並不包括在此類的考量範圍裡?(A)評量者的性別(B)受試者的特質焦慮(C)標準化的評量工具(D)試測的情境脈絡

【評論內容】評量工具的意思應該是說,例如試卷使用的是中文或英文題目,對不同文化的學生就會有影響,所以有文化要素在裡面。

【評論主題】24.大師國中設有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負責處理學生相關申訴,根據國民教育法之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大師國中至少有幾個班級?(A)二十一班(B)十八班(C)十五班(D)十二班

【評論內容】增訂學校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建立學生申訴制度。學校班級數在十二班以上者,應成立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其中家長代表不得少於五分之一;其相關規定,由學校所在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評論主題】38面對小芳學習上的卓越表現,周老師讚賞她秉賦優異,天生麗質,真是人見人誇的好學生,好像中了「自然樂透」(natural lottery),令人羨慕不已。請問周老師提及的「自然樂透」一詞,係源自於何人

【評論內容】<<正義論>>的羅爾斯認為:  人類種種不平等最深刻的起源,來自於各人先天自然稟賦,階級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所造成的不平等。一個出生在富貴家庭或天資聰穎抑或體能強見過人者,比起天生殘疾或出生在頻建家庭的人,顯然地在競爭的立足點上享有許多優勢和更大機會。而這些不平等,從道德的觀點看來,卻是任意或不應得的,因為它既不是源自我們的選擇,也非來自我們努力的成果,純粹只是運氣使然,這就像上天的自然樂透一樣,明顯違背了機會平等。

【評論主題】下圖為某搜尋引擎的查詢記錄,若點選這三個檢索詞,則所搜尋出的文獻資料,最可能的交集對象是﹕{最近查詢記錄3筆‧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 ‧ 桃花山遇虎 ‧野史者,補正史之缺}(A)《官場現形記》 (B)《

【評論內容】《老殘遊記》第十六回原評:「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為而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劉鶚在《老殘遊記》中以玉賢(毓賢)和剛弼(剛毅)兩位清代官員來描寫清代官場官格,實際上兩者就是殘忍與剛愎的代表。魯迅在評論《老殘遊記》時寫道:「摘發所謂清官之可恨,或尤甚於贓官,言人所未嘗言,雖作者亦甚自喜。」「清官」的草菅人命,殺人如麻,是他憤憤於心、不洩不為快的寫實。《老残游记》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诸子虚,事虚证诸实在。” 相比较而言,正史的史料更可靠,更权威也更可信,但由于封建的正统观念...

【評論主題】70.下列關於史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資治通鑑》敘事上起三家分晉,下迄五代之末 (B)連橫所撰《台灣通史》,一名《台灣府志》 (C)《通典》、《通志》、《史通》合稱三通 (D)《舊唐書》、《新

【評論內容】《資治通鑑》[1],簡稱「通鑑」,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三家分晉(戰國時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書名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鑑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資治」兩字意謂著「幫助」「治理」。「通」則意謂著博通古今的「通史」,「鑑」則有引為「借鏡」之意(以史為鏡)[3]。宋神宗親自作了一篇序,賜給司馬光。這篇序後來保護《通鑒》免遭毀版的災難[4]。

【評論主題】下列哪一種現象最符合語文科「混合教學法」的概念? (A)識字教學,要特別配合閱讀及寫作的共同實施。 (B)從課文裡,找說話的教材;從課文裡,找作文的教材。 (C)課文教學時,依需要配合進行聆聽、寫字、

【評論內容】40甲、以讀書教材為核心 乙、以說話為作文的先導 丙、重在句型的解說,字詞的形、音、義分辨 丁、先以實物 或圖片引入,學生從觀察入手,激發學生思考、想像 上列敘述說明,屬於「混合教學法」的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評論主題】50.「新課程的計畫是否實際發生?」,此問題屬下列何項課程評鑑的問題?(A)價值比較(B)價值理想(C)工具性價值(D)決定價值。

【評論內容】

評鑑在課程發展中的價值

一.診斷或價值理想: 藉由評鑑可診斷課程是否符合理想? ex. 如何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生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二.修正的價值: 藉由評鑑可進行課程修正

三.課程的內在價值: 藉由評鑑可以認定課程的價值是什麼? ex. 什麼是良好的課程目標

四.價值比較: 將評鑑的課程和其他課程做比較,可得知現行課程的狀況

五.判斷結果的價值: 藉由評鑑可確定課程達成目標的程度

六.選擇與決定的價值: 藉由課程方案間的比較評鑑,有助於選擇或做課程決定

以上即為6點課程評鑑的價值。^^

【評論主題】5.從腦科學的角度,認為人的智慧在於神經連結的密度與速度,若要神經夠縝密,就要讓孩子多接觸新思維,之後才能觸類旁通。這種對「智慧」的說法,比較接近哲學上那一派的心靈說?(A)心靈實體說(B)心靈狀態說

【評論內容】題目: 「人的智慧在於神經連結的密度與速度」

唯物主義:否認意識的存在。心理作用是腦的機能(神經)或伴隨身體程序而發生的現象;是刺激與反應的連結;可用「制約反應」控制

【評論主題】13、下列關於「小說」的敘述,何者正確?(A)唐代小說稱「平話」如:沈既濟〈枕中記〉(B) 宋代文言小說有「志怪」、「傳奇」二類(C) 宋人長篇白話小說有:〈鶯鶯傳〉、〈紅線傳〉、〈虬髯客傳〉(D)抱

【評論內容】唐朝的文言小说曾以一批精心創作的名篇而大放異彩,留给宋朝的是一個難以攀越的高峰。宋代文言小包括志怪與傳奇兩部分内容。鲁迅先生評論中國小說的發展时曾說:宋一代文人之為志怪,既平實而乏文彩;其傳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之可言矣。來源:百度百科

【評論主題】有一數列為:7、8、9、3、4、5、6、1,此數列之中位數是多少?(A)5 (B)5.5 (C)6 (D)6.5

【評論內容】

如果是1,1,3,4,5,6,7,8,9則中位數是?

【評論主題】有一數列為:7、8、9、3、4、5、6、1,此數列之中位數是多少?(A)5 (B)5.5 (C)6 (D)6.5

【評論內容】

如果是1,1,3,4,5,6,7,8,9則中位數是?

【評論主題】11. 在郭爾堡(L. Kohlberg)道德認知發展論中,針對「漢斯的兩難」(Heinz's dilemma)這個提問,受試者回答是「Heinz 應該為他的太太去偷藥,因為如果她死了,他必

【評論內容】

(四)順從權威取向:以法治觀念判斷是非,信守法律權威,重視社會秩序。(五)法治觀念取向:表現思考的靈活性,不用單一的規則去評價個體行為,法律為公益而制定,行為對錯視雙方契約或大眾的共同認可而定。(六)普遍倫理取向:個人根據他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建立道德判斷、一致和普遍性的信念,信念的基礎是人性尊嚴、真理、正義和人權。

【評論主題】14.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惟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關於這首作品,以下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這是一首小

【評論內容】缺的月兒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樹梢上,此時滴漏聲已斷,夜深了,人聲也慢慢靜了,想睡的也都睡了。 有誰會看見我還獨自在漫步徘徊? 就像是那隻落單的鴻鳥在那兒來回飛翔的影子。

【評論主題】30. 標準本位評量(standard-based assessment)重視學生學習結果表現的評量,下列何者非其主要可以發揮的功能?(A)瞭解學生知識技能的精熟度 (B)診斷學生學習的困難(C)瞭解

【評論內容】1.精熟功能2.進步功能3.診斷功能4.績效功能:由1~4透過評量資料,可了解教師教學或學校辦學績效,有助於教師和學校負起績效責任。

【評論主題】11. 下列敘述何者較不屬於後現代主義思潮的觀點? (A)人類無法觸及真理 (B)人為的語言概念控制著我們對實體的想法與主張 (C)實體的本質被那些有權力形塑語言的人所決定 (D)應致力於以後設敘述來

【評論內容】(A)人類無法觸及真理 (B)人為的語言概念控制著我們對實體的想法與 主張 (C)實體的本質被那些有權力形塑語言的人所決定 (D)應致力於以後設敘述來解釋世界。

【評論主題】54. 設兩直線L : 2x + y-3 =0 、M :x-y+2=0 之交角為Θ,求sin Θ之值?

【評論內容】

利用內積公式求兩直線夾角:假設坐標平面上兩直線。nL1:a1x+b1y+c1=0 與 L2:a2x+b2y+c2=0,夾角為 θ,n從右圖可知 L1 與 L2 的夾角 θ 等於其法向量的夾n角。https://lms.learnmode.net/upload/flip/book/67/676452d94e64acbf/5f187b6fd7d5.pdf

【評論主題】11. 下列哪一項不符合學校文書處理?(A)簽稿並陳 (B)以稿代簽 (C)先簽後稿 (D)先稿後簽

【評論內容】

以稿代簽--就是用稿代替簽呈辦理意思,這只限於對於一般性且內容簡單的公文,且要轉至下級單位週知的,可以用此格式。

  先簽後稿--該份公文參謀先上簽呈向長官說明公文要旨及對該份公文所提供之建議,等長官批示之後,再根據長官之意見撰寫令稿或是呈稿或是函稿對外發文。

  簽稿並呈--就是同時將簽呈及稿呈給長官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