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各組引號內的通假解說,何者最不適當?
(A)「賢明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蚤」通「早」( 樂毅(報燕惠王書))
(B)「繁啟蕃長於春夏,畜積收『臧』於秋冬,是又禹、桀之所同也。」「臧」通「贓」(《荀子‧天論》)
(C)「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弊」通「蔽」(《韓非子‧定法》)
(D)「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錯」通「措」(《管子‧牧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99258
統計:A(49),B(323),C(52),D(6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時節/節氣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anan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A)蚤知之士:有先見之明的人(D)滅不可復『錯』也:安置

【用戶】陳佳伶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C)君無術則弊於上:君主如果沒有治理國家的方法,在上位者會受到蒙蔽

【用戶】Milly

【年級】

【評論內容】秋收冬藏,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