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教導幼兒數的概念時,主張必須靠不斷的記誦與練習。此種教學理念稱為
(A) 理解論
(B) 吸收論
(C) 建構論
(D) 學習論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9991
統計:A(34),B(2284),C(303),D(78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吸收論、幼兒數的概念發展、數概念的學習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朱小雯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吸收論」是行為主義學派,又稱為反應學習理論,主張孩子可以經由不斷反覆練習的過程中去建立「概念」依照一定的順序將知識灌輸給幼兒,且不斷的練習,幼兒就能吸收學習,就稱「吸收論」。

【用戶】Anny Huang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不懂學習論是什麼??

【用戶】許蕙鈞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數概念的學習理論 ONLY兩種1.「吸收論」基本上是屬於行為主義觀(Behaviorist Theoris),以桑代克(Edward L. Thorndike)、斯金納(B. F. Skinner)和新行為學派的葛聶(Robert Gagne)為代表人物。持吸收論者視數學是一組事實(facts) 與技能, 2.「建構論」是屬於認知心理學的論點,主要代表人物是皮亞傑(Jean Piaget)與其追隨者卡蜜(Constance Kamii)等人。此外,深受皮氏影響的數學教育家狄恩斯(Zoltan Dienes) 與認知心理學家布魯諾(Jerome Bruner) ,在某些觀點上也有類似的看法。基本上,建構論者認為數學是一組「關係」,這種關係必須由學習者內在心靈去創造,因此在教學上十分強調理解,認為學習的過程重於結果的獲得。所以學習論在這裡是被當作 建構論(認知論)!

【用戶】Ingun Ya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可是在蘇建文的發展心理學上冊第二章第四節有提到:學習論是指"行為主義"喔!例如:史金納是操作性"學習論",班班都拉是社會"學習論"者,所以學習論應該不等同於五樓所說的建構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