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關於<史記>的說明,下列哪一個選項是不正確的?
(A) 是中國第一部有創造性、系統性的史書
(B) 作者擅長描寫人物
(C) 採用編年體
(D) 作者是司馬遷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5659
統計:A(118),B(272),C(1101),D(39),E(0)

用户評論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最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1],或稱《太史公記》[參 1]、《太史公傳》[2],也省稱《太史記》[3]、《太史公》[4]。《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5]。《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最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1],或稱《太史公記》[參 1]、《太史公傳》[2],也省稱《太史記》[3]、《太史公》[4]。《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5]。《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最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1],或稱《太史公記》[參 1]、《太史公傳》[2],也省稱《太史記》[3]、《太史公》[4]。《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5]。《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最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1],或稱《太史公記》[參 1]、《太史公傳》[2],也省稱《太史記》[3]、《太史公》[4]。《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5]。《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最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1],或稱《太史公記》[參 1]、《太史公傳》[2],也省稱《太史記》[3]、《太史公》[4]。《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5]。《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

【用戶】張燕盈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採記傳體.....看完整詳...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最初無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1],或稱《太史公記》[參 1]、《太史公傳》[2],也省稱《太史記》[3]、《太史公》[4]。《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5]。《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