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本文主旨,最接近下列何者?
(A)苛政猛於虎
(B)實施德政不易
(C)嚴刑峻法多有流弊
(D)為政以德,如眾星拱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69121
統計:A(81),B(395),C(49),D(257),E(0)

用户評論

【用戶】Te Lin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鄭子產有疾,為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福民, 其次莫如猛(其次莫如嚴厲)。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百姓怕烈火,因有戒心,所以很少死於火災);水懦弱, 民狎而翫(音ㄨㄢˋ,百姓對於柔弱的水,較為習慣而容易鬆懈輕忽)之, 則多死焉(被水淹死), 故寬難(對人民寬大比較難執行)。」疾數月而卒。

【用戶】shelley1120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子產認為「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但其深明子大叔性格懦弱,故抱病論政,暗示子大叔要猛政治國。子產察微視幾,先提出實施寬政的條件:「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所謂「寬」,指的是禮樂教化,但大叔不是行寬政的料,故子產又說「其次莫如猛」,正是希望大叔需多加思量處。所謂「猛」,就是嚴刑峻法,嚴厲的法治要求,子產論政,既面授機宜、傳承經驗,更有諄諄告誡之味,可見子產不同凡響的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