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西非的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請根據文章及表格中的數據,回答33~35) 伊波拉病毒感染為伊波拉病毒(Ebola)所引起,會透過帶有病毒的野生動物或人類病患的血液及體液接觸後傳染。感染後潛伏期2至21天,病人此時不具傳染力,出現症狀後才具傳染力。症狀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引起神經損傷及器官衰竭,致死率極高。  目前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因此只能給予病人支持性療法,維持基本生命徵象等待自身免疫力消滅病毒,同時患者必須被嚴密隔離保護。  自從2014年3月,當伊波拉病毒感染疫情確認爆發後,感染人數持續增加,西非當地因為醫療設備不足,民眾普遍缺乏正確的衛生和醫療觀念,再加上缺乏乾淨的飲用水和衛生設施,疫情至今仍難以控制。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強調,早期發現和治療能夠提高病人的存活率,也呼籲國際社會派出醫療人員以及提供醫藥物資到疫區,協助西非國家對抗疫情。下方兩表格分別列出9月22日前各國每月累積的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


【題組】33.關於伊波拉病毒感染的疾病認識,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目前治療伊波拉病毒感染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醫生只能提供支持性療法
(B)民眾衛生和醫療觀念的正確性會影響傳染病的疫情嚴重程度
(C)伊波拉病毒感染為伊波拉病毒所引起,感染後在潛伏期就具有傳染力
(D)發病症狀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甚至引起神經損傷及器官衰竭,死亡率高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77778
統計:A(2),B(1),C(14),D(0),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