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下列文句,何者不是勉人勤學?
(A)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B)荀子曰:「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C)孟子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D)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45985
統計:A(9),B(17),C(648),D(11),E(0)

用户評論

【用戶】linlin鐵佐事務已上榜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A)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說:「我並非一出生就知曉一切學問,我是好樂古聖人的學問,勤勤懇懇學習求來的。」(B)荀子曰:「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荀子說:「真誠力行久了就能深入研究,有心得,學習一直要到死翹翹才停止!」(C)孟子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卻有許多楚國人一旁喧擾他,即使每天鞭打他,逼迫他說齊國話,也是做不到的。」(D)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夏說:「每天學到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每月溫習一下我所學會的,不把它忘記,這樣就可以稱得上好學了。」

【用戶】小法(已上榜)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c 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用戶】Ycf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原文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  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翻譯: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傳諸?使楚人傳諸?』孟子對戴不勝說:你希望你的君王學好嗎?讓我明確地告訴你。譬如有位楚國的官員,希望他的兒子會說齊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