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23 為題組,請閱讀下文後,回答 22-23 題。
     你是否注意到特定意見的資訊總會出現在你的塗鴉牆上?2016 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川普的競選團隊便透過數據分析設計的演算法來分析社群媒體用戶,進而投放具特定立場的內容,左右選民投票傾向,藉此讓有利於自己的資訊廣為流傳。
     人與人的相互影響,在資訊科學領域被稱做「資訊擴散」(information diffusion)。早在社群網路興起之前,人與人之間便已經藉由無形的人際網絡相互影響決策,最顯而易見的例子是人們容易受到朋友的推薦而購買商品,人們的投票傾向也可能受朋友影響。分析社群網路能夠了解資訊如何擴散,且能應用於電子商務、流行病學與環境保護上,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就是病毒式行銷(viral marketing)。
     病毒式行銷在 1995 年第一次被提出,是 Sony 互動娛樂第一代 PlayStation 遊戲機的行銷策略─讓商品資訊如同病毒般擴散,以求讓更多人獲知商品資訊。在社群網路的研究領域中,病毒式行銷被稱為「影響力最大化」問題:若店家想行銷特定商品,但試用品或折價券數量有限,在眾多使用者中該挑選哪些人做為最初的意見領袖,才能使得最終購買商品的人數最多?
     影響力最大化在數學計算上非常耗時。試想當一社群網路使用人數為一萬人,平均每人有 100 位朋友,則總朋友關係數為 100 萬。若店家想挑選 10 位使用者做為最初的意見領袖,那麼窮舉所有可能的組合,將會有 1033 種,這個天文數字在行銷應用上難以實現。為提高挑選意見領袖的效率,美國康乃爾大學的電腦科學家克萊柏格(JonKleinberg)在 2003 年率先提出貪婪演算法和經驗法則。
     克萊柏格根據每個人容易被影響的程度,以及不同類型資訊的影響型式,歸納並程序化兩個最重要的影響力傳播(influence propagation)模型。當社群網路中有 n 位使用者,總共要挑選 k 位意見領袖,貪婪演算法每次挑選一位:根據所選定的影響力傳播模型,從尚未被挑選的使用者中,找出一位能使影響力邊際效益最大的使用者,經數學證明貪婪演算法能確保所挑選的 k 位意見領袖之影響力至少達到最佳解的 63%。
     貪婪演算法比窮舉法要有效率,但有時仍無法應用在現實情況中。經驗法則不考慮資訊擴散的影響力,單純考量使用者於社群網路的朋友關係,做為挑選意見領袖的依據,例如挑選朋友數最多的 k 位使用者,此經驗法則稱為「度值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另一種經驗法則為「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指的是一個人在社群網路中與其他人的平均距離越近,可被這個人影響的人就越多。(李政德〈□□□□□□□□□〉2019/03/12,科學人)

【題組】22. 依本文中關於「資訊擴散」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研究「資訊擴散」時通常要先找出一位最初的意見領袖
(B)美國的電腦科學家以數學為基礎,提出研究「資訊擴散」的法則
(C)「病毒式行銷」是資訊擴散的一種,早在社群網路興起前即已出現
(D)貪婪演算法相較於窮舉法所找出的意見領袖較有影響力,且考量了社群網路的朋友關係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X(A)物質X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