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依據謝富勒(I. Scheffler)的觀點,下列哪一項「隱喻」比較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忽視受教者的個性?
(A)教育即接生
(B)教育即塑造
(C)教育即引導
(D)教育即扣鐘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23475
統計:A(36),B(1782),C(105),D(24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分析哲學

用户評論

【用戶】Yi Chen Lin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0/10/28 10:46):讚15人讚!(一)接生的隱喻:教育即接生,教育的過程與產婆為產婦接生或助產無異。此種隱喻的特徵如下:1.兒童、學生具有天生的觀念或原則,教師若適時加以問問題,將這些觀念接生(引出)即可。2.強調由內而外的接生,引出發展,而非由外而內的注入、訓練、灌輸。例如:蘇格拉底的產婆法。 (二)塑造的隱喻:教育即塑造,教育的過程即心靈的塑造、人格的塑造、有如泥土或陶土的塑造。此隱喻的特徵包含:1.教育具有極大的功能,可隨心所欲塑造兒童、青少年品德或其他身心特質。2.漠視受教者先天與後天身心特質的差異。例如:經驗主義或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觀點。 (三)雕刻的隱喻:教育即雕刻,教育的過程如雕刻家雕...

【用戶】Jau Ja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教育即扣鐘 ~是什麼意思?

【用戶】Hsin-Tse Tsai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撞鐘: 學生會懂得發問,教師會提點,強調教師的回答!(戴帥1-64)

【用戶】Didi She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學生問的越深入,老師就回答得越深入。就像敲鐘一樣,敲得越大力,鐘響就越大聲。

【用戶】Yi Chen Lin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0/10/28 10:46):讚15人讚!(一)接生的隱喻:教育即接生,教育的過程與產婆為產婦接生或助產無異。此種隱喻的特徵如下:1.兒童、學生具有天生的觀念或原則,教師若適時加以問問題,將這些觀念接生(引出)即可。2.強調由內而外的接生,引出發展,而非由外而內的注入、訓練、灌輸。例如:蘇格拉底的產婆法。 (二)塑造的隱喻:教育即塑造,教育的過程即心靈的塑造、人格的塑造、有如泥土或陶土的塑造。此隱喻的特徵包含:1.教育具有極大的功能,可隨心所欲塑造兒童、青少年品德或其他身心特質。2.漠.....看完整詳解

【用戶】Jau Ja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教育即扣鐘 ~是什麼意思?

【用戶】Hsin-Tse Tsai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撞鐘: 學生會懂得發問,教師會提點,強調教師的回答!(戴帥1-64)

【用戶】Didi She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學生問的越深入,老師就回答得越深入。就像敲鐘一樣,敲得越大力,鐘響就越大聲。

【用戶】Jau Jau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教育即扣鐘 ~是什麼意思?

【用戶】Hsin-Tse Tsai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撞鐘: 學生會懂得發問,教師會提點,強調教師的回答!(戴帥1-64)

【用戶】Didi She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學生問的越深入,老師就回答得越深入。就像敲鐘一樣,敲得越大力,鐘響就越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