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桑塔耶那(George Santayana)在《美感·滑稽》中曾指出:「一句雙關語,就等於一隻會蹦出妖怪來的盒子,毫無由來地跳到我們那心事重重的思緒去。」善用雙關,常有意想不到的奇效。下列引文何者也運用了一語兩意的「詞義雙關修辭」?
(A)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C)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D)「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28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應屆上岸~台北台中台南都正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寫太快QQ 沒看到是詞義(A) 始欲識★★,...

【用戶】TK先生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A)詞意雙關:布匹、匹配

【用戶】zxcvb2023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一語同時關顧到兩種事物或兼含兩種意義的修辭方法,是為「雙關」。它之所以稱為「雙」關,乃指「同時」關顧或兼指「兩種」事物或意義。此處所言之「同時」,是指在該一語言情境之下兼有兩種意義;若只有一種意義,或有三種以上意義,則不屬「雙關」。雙關的媒介,有字音的諧聲、詞義的兼指和語義的暗示,依此可分為諧音雙關、詞義雙關和句義雙關三類。本文依據上述認知,參考兩岸有關之修辭學著作,加以辨析,得出下列結論:(一)諧音雙關:諧音雙關的表現方式,主要是以字面作為媒介,言外之義才是作者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但有兩種例外,一為摹聲詞,一為諧音仿詞,作者必須將主要意義寫在字面上,否則讀者無法了解它是雙關。諧音雙關除了要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