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下列有關學校教育的主張,何者屬於教育社會學中的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A)學校教育在「文化資本」的再製及傳送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B)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會化及選擇
(C)學校教育的功能不僅在培養具技術性及責任感的勞工,也在為社會階級間不平等的現象尋求合理化的藉口
(D)學校教育也具有相當的自主性,其常能穿越「再製」的循環,發揮學校自主功能,促進教育正常發展。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65059
統計:A(61),B(2045),C(43),D(87),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帕森士將社會行為(social action)作為社會學的分析單位,並將互相作用的網路稱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個人被社會制度賦予行為的期望,也就是「角色」,當個人發揮角色的功能,社會就能夠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帕氏透過對社會體系的分析來闡述角色代表的意義。認為社會體系有四種作用:模式的維持(pattern-maintenance),體系的統整(integration),目標的達成(goal-attainment),適應的作用(adaptation)。在研究美國中小學班級體系時,分析其兩項主要功能:「社會化」與「選擇」

【用戶】Cheng Yushan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B 衝突論  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再製理論C 衝突論  Bowles與Gintis(1976)的符應論。如:由上階層社會出身的孩子,仍然是下一代的社會菁英;從低階社會來的孩子,依然貧窮如故,造成所謂的符應原理。

【用戶】yuanchi5152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艾波(apple)是批判理論代表人物,著有意識形態和課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