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教育社會學中有關「意義」、「主動性」等概念,主要出自於哪一個學派?
(A) 衝突論
(B) 和諧論
(C) 符號互動論
(D) 人力資本論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3238
統計:A(176),B(350),C(2910),D(6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Foucault的權力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Joy :) 考上國小英語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符號互動論主張人與人之間,以具有意義的符號(symbol)而產生互動(interaction)。其主張人之現實人生並非疏離於社會單獨存在,以等待科學家們去發掘研究;相反的,它是社會和意義符號的綜合體,永遠與社會其他的現實因素共同存在。對於主張符號互動論者而言,人的某種觀念與看法的構成,乃得自於個人與社會間互動的一種解釋,而這種解釋的理念便是人類整合他們行為思想的架構。

【用戶】Chia Ling W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一九七○年代興起的「解釋的」教育社會學中的符號互動論有三個主要概念:(一)有意義的符號;(二)共同擁有的意義來自「社會互動」;(三)個體「解釋」與運用符號意義的過程(鍾蔚起,1989)。研究重點在於探討社會互動的性質與過程,基本觀點是人們在互動過程中會透過象徵的符號來表達意義、價值和思想,而符號的意義隨個人和情境變化,會有不同的解釋,所描述的是動態的人際關係(陳奎熹,2000)。符號互動論著重於人們對社會生活和周遭世界所賦予的社會意義,認為人們會持續的解釋周遭的世界,並根據先前的經驗和對情境的界定來決定行動。亦即,人有主動性,會主動的詮釋意義,但是人對自己和他...

【用戶】王琪唯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彼此主動的去瞭解對方符號的意義

【用戶】衝刺必勝G&L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衝突論衝突論認為學校教育是為了社會之主導團體(dominant groups)的利益。此觀點認為,社會秩序是所以能維繫,並非靠共有價值或共識,而是因為主導團體以武力、分享及操弄的方式,將其意志遂行於社會中。因此,維繫社會的機制是透過掌握經濟、政治、文化及軍事的權力。主導團體所建立的意識型態,就是在增強不平等的合法化。依此觀點來看,學校教育與技能及工作的關係,並不如功能論所說的理性;學校是否是提供公平機會的場域,也大有問題;大規模實證研究的結果顯示,學校教育的擴張是否促進社會成為meritocratic,也不無問題。雖然,依此觀點,學校如同一個反映社會權力關係的鬥爭場域,但這種對立的情勢,卻被學校的權威、權力及強調成就的意識型態所掩飾。

【用戶】Joy :) 考上國小英語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符號互動論主張人與人之間,以具有意義的符號(symbol)而產生互動(interaction)。其主張人之現實人生並非疏離於社會單獨存在,以等待科學家們去發掘研究;相反的,它是社會和意.....看完整詳解

【用戶】Chia Ling Wu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一九七○年代興起的「解釋的」教育社會學中的符號互動論有三個主要概念:(一)有意義的符號;(二)共同擁有的意義來自「社會互動」;(三)個體「解釋」與運用符號意義的過程(鍾蔚起,1989)。研究重點在於探討社會互動的性質與過程,基本觀點是人們在互動過程中會透過象徵的符號來表達意義、價值和思想,而符號的意義隨個人和情境變化,會有不同的解釋,所描述的是動態的人際關係(陳奎熹,2000)。符號互動論著重於人們對社會生活和周遭世界所賦予的社會意義,認為人們會持續的解釋周遭的世界,並根據先前的經驗和對情境的界定來決定行動。亦即,人有主動性,會主動的詮釋意義,但是人對自己和他...

【用戶】王琪唯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彼此主動的去瞭解對方符號的意義

【用戶】教甄必勝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衝突論衝突論認為學校教育是為了社會之主導團體(dominant groups)的利益。此觀點認為,社會秩序是所以能維繫,並非靠共有價值或共識,而是因為主導團體以武力、分享及操弄的方式,將其意志遂行於社會中。因此,維繫社會的機制是透過掌握經濟、政治、文化及軍事的權力。主導團體所建立的意識型態,就是在增強不平等的合法化。依此觀點來看,學校教育與技能及工作的關係,並不如功能論所說的理性;學校是否是提供公平機會的場域,也大有問題;大規模實證研究的結果顯示,學校教育的擴張是否促進社會成為meritocratic,也不無問題。雖然,依此觀點,學校如同一個反映社會權力關係的鬥爭場域,但這種對立的情勢,卻被學校的權威、權力及強調成就的意識型態所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