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利用交通分區的社會經濟、區位與土地使用等特性,估計離開或進入該分區之總旅次數,是指總體程序性需求模式的那個規劃階段?
(A)旅次分布
(B)交通指派
(C)運具分配
(D)旅次發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29616
統計:A(202),B(29),C(15),D(235),E(0)

用户評論

【用戶】Fin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補充概念張太太想要去購物,首先必須下定決心要去(旅次發生);其次衡量各大百貨的優缺點後選擇XX百貨(旅次分布);接著決定要使用何種運輸工具前往(運具分配);最後選擇到目的地的路線(交通量指派)。

【用戶】不喜販賣機制,故把個人販賣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這題顯示簡單,個人覺得有點難度...題目問利用交通分區的社會經濟、區位與土地使用等特性,估計離開或進入該分區之總旅次數,是指總體程序 性需求模式的那個規劃階段? 可以經由旅次發生得知類目分析法..類目分析法裡的"旅次吸引分析"是以非居住旅次為主,也就是土地使用特性         (以下)  旅次發生模組包括旅次產生與旅次吸引兩部分,其目的在求得 以交通分區為空間單位之各旅次目的之人旅次產生與吸引總量。其 中旅次產生使用類目分析法,旅次吸引則使用多元線性迴歸分析類目分析法(交叉分類法) 旅次產生分析:居住旅次為主(住戶人 口、汽車擁有率、所得)                                      旅次吸引分析:非居住旅次為主(土地使用特性)

【用戶】S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這題還真是有點難度欸  !!! 還是看得一頭霧水 哈哈

【用戶】考不上就自宮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看了許久感覺關鍵就這句"估計離開或進入該分區之總旅次數",離開跟進入就是旅次發生,其他敘述都是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