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下列何者並非英國哲學家邊沁所訂的四個懲罰反面規準?
(A)無依;
(B)無據;
(C)無效;
(D)無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71169
統計:A(2829),B(695),C(609),D(82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功利主義、傳統道德哲學的派別與教育理論、規範倫理學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邊沁 曾經訂了四個懲罰的反面規準...認為在下列的情況下,不應該加以懲罰1.無據︰沒有根據和要防止的危害,則行為大概無害。2.無效︰必然無效,不能用以防止危害。3.無益︰無益或代價太高,其產生之危害大於防止之危害。4.無需︰無需懲罰亦可防止或中止危害,即所付的代價較低。 教社/ 教行/ 班經

【用戶】Paul Shih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功績主義, meritocracy

【用戶】我要當公務員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邊沁 功利主義  需具效益

【用戶】Paul Shih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s)。主要哲学家有约翰·史都华·米尔(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學校教育的篩選機制依據功績主義(meritocracy),係以個人的能力做為依據,讓學生在公平機會的競爭下,被選擇、分配至社會各階層上。因此,學校教育可以突破社會階級的壟斷,開放社會流動的機會,而消除了社會的不平等。相反地,衝突論者指出,學校教育透過「才能」、「功績」促進社會流動只是一種假象,它利用此種假象合法化並再製了既存社會階級間不平等的權力支配關係。學校教育的選擇、分配機制,真正的決定因素是社會既存的不平等分工和地位關係,不是個人的「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