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9-40為題組閱讀下文後,回答39-40題。以下是李老師跟阿貴媽媽的對話。李老師:教育是脫貧致富的最佳捷徑,阿貴能讀書,只要努力,一定有前途。阿貴媽:但報紙寫「好學校都被有錢人的小孩佔滿了」,我們沒有能力支持他,他是不是只能跟著我們做工?李老師:不會的,我家種田,也窮啊!但我靠著讀書才當上老師的。
【題組】39.李老師的說法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論點?
(A)習性論
(B)功績主義
(C)社會論述
(D)垂直論述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55141
統計:A(29),B(1175),C(171),D(181),E(0)

用户評論

【用戶】藍天白雲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B. Bernstein指出語言能力直接影響學童的學習表現,由於勞工階級家長採取封閉性的對話方式,因而導致孩童無法發展出用以進行抽象理解與邏輯思考的抽象語彙採用較具體的語彙(限制性符碼a restricted code),中上階級家長則採取開放式的對話方式(精緻性符碼 an elaborated code)Bernstein以分類(classification)與架構(framing)分別解釋課程內容與師生關係,「分類」是介於內容之間界線的維持程度,「架構」是在特定教學關係,用來作為溝通資料體系的結構。「分類」的強弱與否決定課程內容的結構與屬性,因而決定個體的學習成效,因為個體要能習得課程內涵,必須先能掌握課程內容的知識結構與屬性。「強分類」與「強架構」使教學轉向垂直論述(...

【用戶】何宜蓁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習性論:習性為持久性傾向,強調機械性反應或反射動作,代表個人的行為舉止、氣質、性格、習性來自家庭、團體與階級,促成行為規範與約束。學生在習性支配下學習,從家庭父母或同儕取得各種資本,且運用資本取得學術文憑。

【用戶】侯納豆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 習性論:習性為持久性傾向,強調機械性反應或反射動作,代表個人的行為舉止、氣質、性格、習性來自家庭、團體與階級,促成行為規範與約束。學生在習性支配下學習,從家庭父母或同儕取得各種資本,且運用資本取得學術文憑。by高明(B)功績主義(meritocracy)的特徵:1.機會和資源的競逐是一種普遍的權利2.以能力和成就作為階層化的指標3.精英份子享有較高的酬勞和地位(C)沒查到等樓下大神 (D) 垂直論述(vertical discourse):【特性】1.傳輸系統性與層級關聯性的專門學科知識          2.具有連貫、明確的形式          3.以專門化的探究模式中一系列的專門化語言,呈現其論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