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 下述何者不適合用來描述適性測驗?
(A)可依受試能力跨越題目作答
(B)施測過程較傳統紙筆測驗更能標準化
(C)能提供即時的回饋
(D)不適合智能障礙學生使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625
統計:A(1),B(3),C(1),D(9),E(0)

用户評論

【用戶】Jia Hong Lin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測驗通常是測量各種不同能力的人所設計的,因此其所包含的題目,有些是容易的,有些是中等的,而有些則是困難的。對於接受測驗的個人而言,有人因題目過難而感到挫折,有人則因為題目過於簡單而不耐煩。因此適性測驗就是一種測驗能讓受試者僅對符合其能力的題目作答,能有助於提高測驗效能。C. 這指的是IRT-項目反應理論。

【用戶】露の世ながら,さりながら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適性測驗定義:適性測驗就是一種測驗能讓受試者僅對符合其能力的題目作答,能有助於提高測驗效能。方法:首先施測者必須使用某些資料來預測受試者能力,以這個預測為基礎,題目的選擇要與該能力水準相當,而省略那些對於受試者來說太過簡單或太過困難的題目。目前最簡單的適應測驗策略就是以中等難度的題目當作開始,如果答錯第一題,接下來的題目就較簡單;而在答對之後給予較困難的題目。電腦適性化測驗(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CAT)在電腦適性測驗是以電腦取代施測者,以電腦選擇題目給予受試者施測。※故適性測驗需考量到IRT項目反應項目與CAT的概念。出處: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9%81%A9%E6%80%A7%E6%B8%AC%E9%A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