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善畫者師物不師人,善學者師心不師道,善詩者師森羅萬象,不師先輩。」〈袁宏道〄敘竹林集〉作者對於創作所抱持的態度最接近下列哪一個選項〇
(A)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
(B)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C)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D)辭必高然後為奇,意必深然後為工。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1031
統計:A(141),B(31),C(615),D(19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大塊假我以「文章、晏殊-《山亭柳·家住西秦》賞析、《春夜宴桃李園序》李白 (原文+翻譯)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宋代程顥〈秋日偶成〉中最令人玩賞的句子是「萬物靜觀皆自得」,只要我們用眼觀察,所有的東西都存在我們心中。張大千先生有句名言:「凡經我眼皆為我有。」此句與程顥「萬物靜觀皆自得」不謀而合,異曲同工。一個喜愛收集畫作、欣賞畫作的人,即使窮盡一生的精力也無法蒐購所有他看過的畫作。然而,只要能將欣賞過的畫作放在心上,印入腦海,也是一種擁有。 所謂「觀察力」便是「凡經我眼皆為我有」,世上萬事、萬物莫不存在我們心中。眼觀四面,放眼望去,我們所處的花花世界,不僅色彩繽紛,而且變化萬千,無一不在刺激我們的視覺感受,只要我們用心地用「眼」觀察,便可發現身邊其實有許多唾手可得的題材,供我們盡情寫作。只是,有時候我們...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原文)李白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1];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2],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3]。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4]。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5]。群季俊秀,皆為惠連[6];吾人詠歌,獨慚康樂[7]。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8]。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9]。 【註釋】1. 逆旅:旅舍。逆;迎。古人以生為寄,以死為歸,如《尸子》:「老萊子曰:人生於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固歸也。」又如《古詩》:「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此用其意。2. 浮生若夢:《莊子...

【用戶】Gi gogo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本文旨在談「善畫」、「善學」、「善為詩」的原則,以同樣「師……不師……」句型來推衍。「為詩」對應「森羅萬象」的外在素材,較「師心」為佳。「師森羅萬象」才可接「不師先輩」,因此知道「善學者」置於前,「善為詩者」置於後。【語譯】善於繪畫者,要觀察眾生眾象而非執著於人言人教;善於學習者,是聽憑自由意念而非固守原則;善於作詩者,應爬梳各種事物的現象與條理,而不僅學習古人的範例。就像學習唐詩,哪裡是在計較格律和詞句的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