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測驗】甲、孝經──開宗明義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大雅云:『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題組】41.「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此因
(A)身者親之所賜,當愛惜絕不容勇於犧牲
(B)父母全而生之,己當全而歸之
(C)父母賜我軀體當善加保護,不做任何犧牲,以示孝也
(D)身者親之遺體,必須珍愛。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78964
統計:A(25),B(148),C(99),D(13),E(0)

用户評論

【用戶】段海潔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不好意思,這題答案為B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C,修改為B

【用戶】姵廷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仲尼居,曾子侍。孔子在家閑坐著,他的學生曾參在一旁侍坐。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孔老夫子說:「古代賢明的帝王有至高的德行與最切要的道理,他們用這種德行和道理教化人,使天下的人順從,人民因此相親相愛,尊卑長幼都沒有怨恨。你知道這個道理是什麼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曾子離開坐席站起來說:「曾參不夠聰敏,如何能知道呢?」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孔子說:「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坐下,讓我來告訴你。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人的身軀、四肢、毛髮與皮膚都是從父母那兒繼承來...

【用戶】段海潔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不好意思,這題答案為B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六下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C,修改為B

【用戶】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仲尼居,曾子侍。孔子在家閑坐著,他的學生曾參在一旁侍坐。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孔老夫子說:「古代賢明的帝王有至高的德行與最切要的道理,他們用這種德行和道理教化人,使天下的人順從,人民因此相親相愛,尊卑長幼都沒有怨恨。你知道這個道理是什麼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曾子離開坐席站起來說:「曾參不夠聰敏,如何能知道呢?」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孔子說:「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坐下,讓我來告訴你。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人的身軀、四肢、毛髮與皮膚都是從父母那兒繼承來...

【用戶】段海潔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不好意思,這題答案為B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原本答案為C,修改為B

【用戶】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仲尼居,曾子侍。孔子在家閑坐著,他的學生曾參在一旁侍坐。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孔老夫子說:「古代賢明的帝王有至高的德行與最切要的道理,他們用這種德行和道理教化人,使天下的人順從,人民因此相親相愛,尊卑長幼都沒有怨恨。你知道這個道理是什麼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曾子離開坐席站起來說:「曾參不夠聰敏,如何能知道呢?」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孔子說:「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產生的根源。你坐下,讓我來告訴你。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人的身軀、四肢、毛髮與皮膚都是從父母那兒繼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