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4. 對於韓愈〈進學解〉一文,以下說解有何不妥?
(A)〈進學解〉是一篇模仿楚辭文體的辭賦
(B) 本文善用譬喻,以百川喻異端邪說
(C) 本文善用對偶句,「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
(D) 本文採用假設問對,託詞寄諷的寫作方式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44784
統計:A(517),B(206),C(100),D(126),E(0)

用户評論

【用戶】Chi Chi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進學解〉是一篇以假設問對  託詞寄諷之文  乃導源於楚辭 

【用戶】kk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1/13 17:08):17人 【題解】 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間韓愈任國子博士時所作,假託向學生訓話,勉勵他們在學業、德行方面取得進步,學生提出質問,他再進行解釋,故名“進學解”,藉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騷。文中通過學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學習、捍衛儒道以及從事文章寫作的努力與成就,有力地襯托了遭遇的不平;而針鋒相對的解釋,表面心平氣和,字裏行間卻充滿了鬱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對社會的批評。按本文“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等語,凝聚著作者治學、修德的經驗結晶;從“浸沉鬱”到“同工異曲”一段,生動表現出他對前人文學藝術特點兼收並蓄的態度。韓愈作為散文家,也很推重...

【用戶】kk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

【用戶】kuenyin2002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進學解是一篇文賦

【用戶】ya 107幼教上岸!感恩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進學解〉是一篇以假設問對 .....看完整詳解

【用戶】kk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1/13 17:08):17人     【題解】 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間韓愈任國子博士時所作,假託向學生訓話,勉勵他們在學業、德行方面取得進步,學生提出質問,他再進行解釋,故名“進學解”,藉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騷。文中通過學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學習、捍衛儒道以及從事文章寫作的努力與成就,有力地襯托了遭遇的不平;而針鋒相對的解釋,表面心平氣和,字裏行間卻充滿了鬱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對社會的批評。按本文“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等語,凝聚著作者治學、修德的經驗結晶;從“浸沉鬱”到“同工異曲”一段,生動表現出他對前人文學藝術特點兼收並蓄的態度。韓愈作為散文家,也很推重...

【用戶】kk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

【用戶】kuenyin2002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進學解>是一篇文賦

【用戶】kk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1/01/13 17:08):17人     【題解】 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間韓愈任國子博士時所作,假託向學生訓話,勉勵他們在學業、德行方面取得進步,學生提出質問,他再進行解釋,故名“進學解”,藉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騷。文中通過學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學習、捍衛儒道以及從事文章寫作的努力與成就,有力地襯托了遭遇的不平;而針鋒相對的解釋,表面心平氣和,字裏行間卻充滿了鬱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對社會的批評。按本文“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等語,凝聚著作者治學、修德的經驗結晶;從“浸沉鬱”到“同工異曲”一段,生動表現出他對前人文學藝術特點兼收並蓄的態度。韓愈作為散文家,也很推重...

【用戶】kk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

【用戶】kuenyin2002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進學解>是一篇文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