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下列文句「」內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災變發生後,居民連夜撤離,全市已是「萬人空巷」
(B)優柔寡斷的性格,使他在做決策時經常「跋前躓後」
(C)他的業績向來不錯,這個月更是「變本加厲」,拿下冠軍
(D)眼前群山壯麗,雲霧繚繞,具有「巧奪天工」的自然之美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05854
統計:A(64),B(621),C(19),D(321),E(0)

用户評論

【用戶】legaiapel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巧奪天工 指的應該是"人"的境界而不是"物"EX: 這個人所做出來的作品猶如巧奪天工

【用戶】陳文文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不是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用戶】cid457000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ㄅㄚˊ跋前躓後: 比喻進退兩難跋:踩    躓:被絆倒

【用戶】陳文文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不是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用戶】cid457000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ㄅㄚˊ跋前躓後: 比喻進退兩難跋:踩    躓:被絆倒

【用戶】程門立雪

【年級】研二下

【評論內容】字詞 【跋前躓後】注音 ㄅㄚˊ ㄑㄧㄢˊ ㄓˋ ㄏㄡˋ漢語拼音 bá qián zhì hòu相似詞 跋胡疐尾、跋前疐後釋義 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參見「跋胡疐尾」條。唐.韓愈〈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用戶】陳文文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不是教甄國文(國小幼兒)

【用戶】cid457000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ㄅㄚˊ跋前躓後: 比喻進退兩難跋:踩    躓:被絆倒

【用戶】程門立雪

【年級】研二下

【評論內容】字詞 【跋前躓後】注音 ㄅㄚˊ ㄑㄧㄢˊ ㄓˋ ㄏㄡˋ漢語拼音 bá qián zhì hòu相似詞 跋胡疐尾、跋前疐後釋義 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參見「跋胡疐尾」條。唐.韓愈〈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