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丹麥大學在一項政策報告裡,指出國際化的能力應包含:外語能力、運用資訊科技、文化理解與溝通能力。而語言是溝通的基礎,學會他國語言是何種世界公民素養的養成? 
(A)本土情懷 
(B)關心國際大事 
(C)多元文化 
(D)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64865
統計:A(5),B(17),C(146),D(10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丹麥的葛龍維 Grundtvig-西方成人教育之父

用户評論

【用戶】石博文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C? 求解 感謝

【用戶】豪~不要放棄,滿有能力。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西方成人教育之父」丹麥的葛龍維在1864年鑑於國家在當時面臨國勢衰廢,民生疾苦,於是運用教育的力量來激發民族精神,改善人民生活。葛龍維(Nicolai Frederik , Severin Grundtvig) 是一位神學家、歷史家、作家、教育家,他以愛心去從事民眾教育工作,他認為民眾高等學校是「環境、人、上帝」的三角關係的掌握,也就是人要了解環境人要信仰上帝,民眾高等學校建立的目的即是「民眾教育,為民眾啟蒙」,不再以死的書本知識為學習的教材,而是以體驗生活及啟發心靈做為內容,將學校的經營採取「互相建議」、「共同決議」的方式,來建立一所「人文主義的學校」。

【用戶】oceankuo19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感覺怪怪的

【用戶】沉澱過後繼續努力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終身學習包括在人生中的各個階段的任........

【用戶】陳豪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西方成人教育之父」丹麥的葛龍維在1864年鑑於國家在當時面臨國勢衰廢,民生疾苦,於是運用教育的力量來激發民族精神,改善人民生活。葛龍維(Nicolai Frederik , Severin Grundtvig) 是一位神學家、歷史家、作家、教育家,他以愛心去從事民眾教育工作,他認為民眾高等學校是「環境、人、上帝」的三角關係的掌握,也就是人要了解環境人要信仰上帝,民眾高等學校建立的目的即是「民眾教育,為民眾啟蒙」,不再以死的書本知識為學習的教材,而是以體驗生活及啟發心靈做為內容,將學校的經營採取「互相建議」、「共同決議」的方式,來建立一所「人文主義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