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39 - 41 題
      分類詞潛藏在語言裡,但我們很少注意它扮演的角色,甚至未曾意識到它的存在。
分類詞在語意表達上可說是無用之物,例如聖經中「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意思就是
「五張餅、兩條魚,餵飽五千個人」,兩個句子只差在分類詞的有無,但意涵一模一樣。
至於量詞可就有紮紮實實的語意,譬如三「雙」筷子、五「斤」肉,一旦省略「雙」和
「斤」,說話者便無法順利表達心中所想的物品數量。中文使用者不易區別分類詞和量詞,
是因為它們在語法上佔據相同的位置,都在「數詞之後、名詞之前(三 蘋果)」。不僅
如此,分類詞和量詞都能對應到數學的乘法關係,例如:三雙筷子是 3 2 筷子,三本書則
是 3 1 書。兩者的差別在於,分類詞的乘法屬性「必然是乘一」,「乘一」在數學上完全
可以省略;如果語意不是必然乘一,則屬於量詞。分類詞無法描述「一」之外的數量,也
只能接可數名詞,這就是分類詞和量詞的不同之處。
      如果分類詞果真無用,語言為什麼會發展出分類詞?起初可能只是為了講求語言節奏
的一致性,用於填補音韻的空缺。譬如說,三個蘋果如果說成三蘋果,就會造成不太協調
的感覺,而填上一個空詞,便能達到音韻的一致性。但這個空詞不能有語意,只能是可
省略的「乘一」,像是「個」或「顆」。而當聲音的空詞被創造後,便會開始將意義注入
這個聲音空詞。如果先提點後面要講的東西,圓的就說「顆」,長的就說「根」,動物就
說「隻」,就能造成很好的語意分散效果,降低語意理解的壓力;也就是說,分類詞能
凸顯、提示後頭名詞某項內建的本質特徵,量詞卻不一定和後面名詞的物件特徵有所關聯。
於是,分類詞在偶然間具備了提示、分類的功能,但這並非最初創造它的目的。(改寫自
「人文.島嶼」平台)
【題組】39. 依上文,分類詞與量詞完全相同之處為下列何者?
(A) 語法的位置
(B) 乘法的屬性
(C) 提示名詞的本質
(D) 分類物件的特徵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4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長文章,先看一下選項問甚麼,再回頭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