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三歲班幼兒吃完早點後,老師問:「接下來我們要做什麼啊?」幼兒回答:「去學習區!」老師接著又問:「那去完學習區呢?」幼兒回答:「圍圈圈坐下來!」下列何者可說明上述幼兒的行為表現?
(A)腳本(scripts)
(B)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C)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D)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8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18471
統計:A(2570),B(235),C(265),D(70),E(0)

用户評論

【用戶】黃曉芙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有順序..因果關聯

【用戶】pun08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類似題)44.小源已經上了一學期幼兒園,很清楚在幼兒園的作息。當被問到在幼兒園做什麼時,他能回答:「先放好東西,去玩角落,然後吃點心、聽故事,再睡覺。」下列何者較能說明小源的認知能力表現? (A)腳本(scripts) (B)插曲性記憶(episodic memory) (C)程序性記憶(procedural memory) (D)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教保員◆幼兒發展與教保概論- 104 年 - 新北市104學年度第1學期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教保員3F夢想到手Yes 大四下 (2015/06/30 19:03):5人 五歲大的幼兒知道日常生活事件間有順序,並知道事件間的因果關聯性。這個現象稱為(A)記憶策略 (B)腳本記憶 (C)精緻化記憶 (D)自傳式記憶。教甄◆幼教專業試題- 99...

【用戶】張純嘉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所謂自傳式記憶(autobiographic memory)指的是對於個人相關的過去經驗或事件的記憶。它屬於情節式記憶(episodic memory),但包含了更多自我經驗的涉入;它同時也夾雜了事實性的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例如,我們可能記得第一次畢業旅行、放榜的時刻或自己從小到大唸過的學校名稱等等,這些在我們生命中的深刻經驗。自傳式記憶的回想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實地取向的,另一類是觀察者取向的。實地取向意指我們經歷了「心理時間的旅行」,猶如穿越時光隧道回到事件發生的現場,不只記得事件內容,甚至還對周圍的場景,當時的聲音氣味等感官的感受以及情緒感受也能回憶出。此時的我是融入在整個場景中的,宛如再次身歷其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患者就會不自主的經歷到這類實地取向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