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皓正飲酒,因舉觴勸帝而言曰:『昔與汝為鄰,今與汝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壽萬春!』帝悔之。」(《世說新語.排調》)根據上文,下列敘述與文意最不相符的是:
(A)孫皓藉爾汝歌表達心中所受的屈辱
(B)孫皓深刻體會成王敗寇的現實意義
(C)晉武帝壽辰,孫皓作爾汝歌為之祝壽
(D)帝悔之,表晉武帝有口難言,自覺尷尬孫皓:吳末帝,為吳大帝孫權孫,在位十七年,為晉所滅。歸晉後封歸命侯。爾汝歌:魏晉間南方狎昵嘲弄的一種民歌。爾與汝是交談時稱對方的親暱之詞,缺少敬意,相當於今語「你」。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C)孫皓作爾汝歌並不是為了祝壽,而是表達自己的屈辱。原文翻譯:晉武帝問孫皓:「聽說閩南人喜歡作爾汝歌,你能作一首嗎?」孫皓正在喝酒,於是舉杯勸酒,曰:「從前與你比鄰,今日做你臣子。敬你一杯酒,祝你萬壽無疆。」武帝於是感到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