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馬致遠《漢宮秋》是描述:
(A)西施
(B)王昭君
(C)楊貴妃
(D)趙飛燕故事的戲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9076
統計:A(57),B(2129),C(283),D(393),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天淨沙﹒秋思-馬致遠 、沉魚落雁、張可久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中國元代初期雜劇作家,人稱「曲狀元」,河北東光人。與關漢卿,白仁甫,王實甫(一說鄭光祖)等人並稱元曲四大家。他大約是生於宋理宗寶祐四年(1255年),卒年約在元英宗至治元年以後,享年七十歲左右。馬致遠以字行於世,名不詳。晚號「東籬」,以示屈原之志。馬致遠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同稱「元曲四大家」,是中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馬致遠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其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點。有描述王昭君傳說的《漢宮秋》以及《任風子》等。《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漢宮秋》被後人稱做元曲的最佳傑作。作品收入《東籬樂府》。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漢宮秋》,全名《破幽夢孤雁漢宮秋》[1],是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的雜劇作品,被後人推崇是元第一雜劇。馬致遠根據漢書及後漢書中,漢朝宮女王昭君被派往匈奴和親為故事主軸,再另虛構了一些情節,描述漢元帝時國勢衰弱,奸臣毛延壽因求賄不遂,醜化王昭君的畫像,事發叛國,勾引匈奴兵犯境,滿朝文武束手無策,昭君被迫出塞和番,行至漢匈交界的黑江時投江自殺[2]。《漢宮秋》成功塑造了漢元帝、王昭君、毛延壽、番王呼韓邪單於、尚書令王鹿充宗、番王使者等人物鮮明的形象,並反映了元滅金、滅宋的歷史轉折時期朝內與民族的矛盾,表現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傾向。

【用戶】Fang tzu w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王昭君的故事在馬致遠的《漢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