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任何課程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是Doll後現代課程觀的何種特性?(A)豐富性(B)回歸性(C)關聯性(D)嚴密性

【評論內容】課程設計的準則4R

早期課程的設計為3R,即讀(readin)、寫(ritin)、算(rithmetic),為因應當時發展中的工業社會。而Doll為針對後現代社會的需求,在後現代課程觀一書的最後一章提出4個課程設計的準則,即豐富性、回歸性、關二性、嚴密性,代表課程設計時應注意的四個要素(Doll,1999;王紅宇譯)。

(1) 豐富性:豐富性是指課程的深度、意義的層次、課程的多種可能性或解釋。課程要有豐富的內容,也包含深淺不一的問題及有模糊有待探索的概念。最初可能會干擾學生的概念,造成啟發思考省思的變動,進而挑戰學生的思維,以促成學生心靈的內在轉化。

(2) 回歸性:Doll指出回歸一詞是從再次發生的詞義而來。回歸是一種反...

【評論主題】在現實治療中哪個階段是其治療的核心歷程?(A)評鑑(B)行動(C)計畫(D)探索需求

【評論內容】評鑑  為現實治療的核心資料來源: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  P285  第一段就是這一句@@

【評論主題】助人專業團體大多反對助人者與之前晤談的個案有性方面的親密關係,即使有些專業團體接受,也多半認為應該在最後一次晤談之後隔多久時間?(A)兩年(B)三年(C)半年(D)兩個月

【評論內容】諮商師不可與當事人或與已結束諮商關係未超過兩年的當事人建立親密或性關係,以免造成當事人身心的傷害。諮商師若與已結束諮商關係兩年以上的當事人建立親密或性關係,必須證明此等關係不具剝削的特質,且非發展自諮商關係

【評論主題】當一個人藉由過度的幽默、抽象的概括、問問題而不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她是使用下列哪種方法來抗拒接觸?(A) 解離 (B) 回攝 (C) 融合 (D) 投射

【評論內容】Polster認為在完形治療中,會面臨的五種主要抗拒接觸的方式:內攝、投射、回攝、解離、融合A)解離:是種混亂的過程,難以維繫持續性的接觸。         是指人們意圖透由過度的幽默、抽象的概括、問問題而不表達自己的想法,來避免接觸。 以一種相當不一致的基礎與環境互動,讓自己產生情緒上的耗竭感受。減少情緒經驗也是種解離,而光只是不斷地說、只談論別人,也是種解離。B)回攝:把想要對別人做的事,轉回給自己,或把想要別人對我們做的事,轉為對自己做。      例如:痛罵自己與傷害自己,常是因為害怕別人攻擊,轉而攻擊自己。C)融合:指自己與環境混淆不清,融合的人不太能清楚劃分內在經...

【評論主題】關於認知治療法的「BDI處理」,何者為非?(A)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擬定活動程序表(B)有自殺意念的當事人,治療師提供發展替代選擇(C)協助當事人處理壓力,與其討論,讓其了解他自己如何誇大其困難(D)對

【評論內容】◎Beck憂鬱量表BDI有21種徵狀和態度。◎處理:1.採蘇格拉底式問題探索  2.建立活動日程表,先完成容易的工作,做一點事比什麼都不做好  3.當有自殺念頭,揭發矛盾情緒,提出替代性選擇,將問題減到可控制的程度。  4.指出自我批評的內容  5.對抗情緒的方法是幽默  6.注重問題解決,避免Cl誇大問題與壓力。  7.引導Cl列出責任,訂實際計畫  8.使用「認知複誦」的技術去確認和改變Cl消極想法。

【評論主題】Merton認為社會結構影響犯罪,而將社會分成五種類型的人,以下何類型最易採用逃避或藥物濫用的方式?(A)順從型(B)革新型(C)儀式型(D)退縮型(E)叛逆型

【評論內容】

Merton的五種適應方法:

  1順應型(conformity):社會目標-認同;合法手段-認同

舉例:想要發財,透過上大學熱門科系,到大公司就職,努力工作達成

2創新型(innovation):社會目標-認同;合法手段-不認同

舉例:想要發財,但上大學太難,努力工作太慢,搶銀行或貪污較容易達成目標

  3儀式主義型(ritualism):社會目標-不認同;合法手段-認同

...

【評論主題】學生常規管理中之亞泰二氏法,所謂亞泰二氏是指何人(A)Adelman&Taylor(B)Adler&Torrance(C)Ausuble&Turiel(D)Atwater&Thurstone。

【評論內容】亞泰二氏法Adelman&Taylor亞德爾Adelman與泰勒 Taylor認為假如學生有強烈學習的動機,學生當會表現出人預料之外的好,但假如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則學生學習將不能與其能力相稱。學生的行為問題常是由學習問題產生,引此激發學生的動機,提升學生的學習技巧方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成功,當學生有較佳技巧時,才會參與高層次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動機有四個原則:  1.澄清與擴展學生的內在動機。  2.明確與公開的宣布實際且有價值的目標。  3.師生間增加對學習活動目標的共識。  4.對學習的進度情形與問題提供規律與系統化的回饋。故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防止或減少行為問題的產生資料來源:黃德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P.551(青綠色皮)

【評論主題】26.王美麗有三位好朋友,一位要訂婚,一位要搬新家,一位要結婚。她打算送給三位朋友題辭,下列何者為最適合的選項?(A)文定厥祥/里仁為美/佳偶天成 (B)緣訂三生/君子攸居/琴瑟友之(C)天作之合/堂

【評論內容】後面三個答案搬新家的部分,都是指新居落成,而非搬家!搬家與新居落成並不相同,所以後三個答案不能選。而文定就只能用在訂婚!

【評論主題】21.就組織學習的層次而言,重新評估既定目標以及所根據的價值及信念,係指(A)單環學習 (B)雙環學習 (C)再學習 (D)三環學習。

【評論內容】單環學習    學習重點在於:檢視組織整體環境以發現錯誤所在,俾使其能符合組織內部的各種規範與標準,進而提升組織知識適應能力。  因此單環學習係一種組織內部適應的過程。   強調在既定的組織目標、政策與規範下,尋求行動與結果的關係並連結方法與目標間的關係。雙環學習  此種學習則涉及重新修正組織目標、政策、規範與組織意圖的關係。  因此,雙環學習亦涉及了組織對外在環境的適應。 再學習  當組織成員從過去的學習經驗中得到失敗的教訓後,便會尋找正確的學習方式,此即進入第三層次的再學習。  再學習係植基於單、雙環學習兩個層次的學習成果之上,亦即組織能以過去的經驗作為整體學習的基礎,並進一步整合既有的學習成果,以因應組織所面臨各種挑戰,進而提升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此,再學習具有自我轉換的能力。

【評論主題】13. 根據英國社會學者斯賓塞(H. Spencer)的說法,哪一種活動類型的價值最低?(A)政治活動 (B)休閒活動(C)衛生保健 (D)養兒育女

【評論內容】 一、教育目的:在於預備將來完美的生活。 二、人類生活包含五種活動,教育上若能對於此五種活動作充分之準備,將來就可以過完美的生活:   1.與自我生存有直接關係的活動:身體的保健。   2.與自我生存有間接關係的活動:謀生的職業。   3.關於繁殖種族的活動:做父母的準備。   4.關於維持社會關係和政治關係的活動:公民的道德活動。   5.關於利用休閒時間和滿足趣味的活動:休閒和娛樂   註:第一種知識價值最大、最重要,依此類推。資料來源:<戴帥>主題是教育專業科目1-12 

【評論主題】38.馨誼是普通高中的學生,她的修課很有彈性,只要在規定時間內修滿必修學分, 並累計必選修學分達到160學分的要求即可畢業。以上規定屬下列哪種制度?(A)學時制 (B)學分制 (C)學年學時制 (D)

【評論內容】學時制:學時係每一學科每週之授課時數,每週授課時數一小時謂之一學時 學分制:學分係每週授課一小時且滿一學期,或總授課時數達十八小時謂之一學分學年學分制:採用學分制的學校,如果同時也規定學生修業年限,便稱為學年學分制。

【評論主題】3.少年法院接受關於少年保護事件的移送請求或報告事件後,應先由何人調查: (A)少年調查官 (B)少年保護官 (C)心理輔導員 (D)調查局調查員。

【評論內容】少年調查官的工作: 調查、蒐集關於少年保護事件之資料。 對於少年觀護所少年之調查事項。 法律所定之其他事項。少年保護官的工作: 掌理由少年保護官執行之保護處分,包括假日生活輔導、保護管束、勞動服務、安置輔導等。 法律所定之其他事務,如對少年之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因忽視教養,致少年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 或依法規定有觸犯刑罰法律之行為、而受保護管束或刑之宣告、少年法院所裁定之親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