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6 「在我們心目中,麻雀是一種最不帶神秘色彩的鳥兒,任何時候,只要我們一打開窗,便可見到它小巧的身影、聽到它平凡的吱喳聲;它俯仰自如地生活在天地間,我們無需擔心它逃走、隱遁,它永遠不會自我們視野中消失

【評論內容】(A)老子《道德經》:「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受寵和受辱都好像受驚一樣,重視榮辱這樣的大患就像重視生命一樣。 (B) 明朝‧洪應明【菜根譚】版本第70章。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指將得失置之度外。去留:指離去官場或留在仕途。 (C)墨子兼愛篇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6 「在我們心目中,麻雀是一種最不帶神秘色彩的鳥兒,任何時候,只要我們一打開窗,便可見到它小巧的身影、聽到它平凡的吱喳聲;它俯仰自如地生活在天地間,我們無需擔心它逃走、隱遁,它永遠不會自我們視野中消失

【評論內容】(A)老子《道德經》:「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受寵和受辱都好像受驚一樣,重視榮辱這樣的大患就像重視生命一樣。 (B) 明朝‧洪應明【菜根譚】版本第70章。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指將得失置之度外。去留:指離去官場或留在仕途。 (C)墨子兼愛篇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5.以下關於墨子、孟子、荀子、康德(I.Kant)、彌爾(J.S.Mill)的道德論,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A)孟子和荀子都是動機論者 (B)彌爾和康德都是動機論者(C)墨子和荀子都是結果論者 (D

【評論內容】結果說: 又稱主外說,偏重行為的結果 墨子、荀子、彌爾(J.S.Mill)、邊沁、顏元皆為結果論者 動機說: 又稱.....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5.下列各組語詞中,沒有錯別字的是那一組?(A)拔前躓後/飛揚跋扈 (B)破斧沉舟/班門弄斧 (C)望其項背/民心向背 (D)循私舞弊/循規蹈矩

【評論內容】跋前躓後ㄅㄚˊ ㄑ|ㄢˊ ㄓˋ ㄏㄡˋ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見「跋胡疐尾」條。唐˙韓愈˙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評論主題】19.下列各項有關教育社會學理論的敘述,何者正確?(A)解釋理論重視「實證取向」、「量化模型」的研究(B)批判理論重視「工具理性」、「意識形態」的作用(C)和諧理論重視「情境定義」、「互為主體性」之類

【評論內容】解釋理論:

主要特徵1.與和諧及衝突理論學派不同,為一種微觀(Micro-)取向的研究。2.以非實證、質的研究為主,主要理論包括現象學、象徵互動論等。3.以社會組成份子的日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4.強調社會組成份子在思想及行為上有自主性及主動性。5.重視行為背後的意義。6.社會組成份子之間的互動(Interaction)是由解釋他人的行為與不斷的協商(Negotiation)所構成。7. 對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包含研究者的「主觀意識」在內。

批判理論:

教育目的與方法

1.教育目的在於維護人類理性,要求主體自覺與自決,並建構個人與社群之間的和諧。

2.強調課程設計以人為主體,並鼓勵多元參與,以溝通的方式建構而成,並將意識形態拋棄。

3.提供學生一個自由...

【評論主題】6 「在我們心目中,麻雀是一種最不帶神秘色彩的鳥兒,任何時候,只要我們一打開窗,便可見到它小巧的身影、聽到它平凡的吱喳聲;它俯仰自如地生活在天地間,我們無需擔心它逃走、隱遁,它永遠不會自我們視野中消失

【評論內容】

(A)老子《道德經》:「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受寵和受辱都好像受驚一樣,重視榮辱這樣的大患就像重視生命一樣。(B) 明朝‧洪應明【菜根譚】版本第70章。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指將得失置之度外。去留:指離去官場或留在仕途。(C)墨子兼愛篇子墨子言:「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墨子說:「看待別人的國如同自己的國,看待別人的家如同自己的家,看待別人的身體如同自己的身體。」

(D)勸學(荀子)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

【評論主題】45.以下關於墨子、孟子、荀子、康德(I.Kant)、彌爾(J.S.Mill)的道德論,哪一個選項是正確的?(A)孟子和荀子都是動機論者 (B)彌爾和康德都是動機論者(C)墨子和荀子都是結果論者 (D

【評論內容】

結果說:

又稱主外說,偏重行為的結果

墨子、荀子、彌爾(J.S.Mill)、邊沁、顏元皆為結果論者

動機說:

又稱主內說、嚴格主義、義務論、非結果說

孟子、康德(I.Kant)、董仲舒(正其誼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皆為動機論者

【評論主題】70. 小魚兒想佈置書房,下列那一幅對聯的意義和其他三者明顯不同?(A)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B)藏書萬卷可教子,遺金滿甕常作災(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D)舊學商量加邃密,

【評論內容】

D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

堅持自己所鑽研學問的學術道路,對學術傳統要尊重,要仔細商榷,加深研究。還要培養自己的學術胸襟,對新發現的知識要深入探索,開拓新的知識領域。

 

朱熹這兩句詩背後,有個寓意深遠的故事,常被儒家學者引述,作為探討學術的指南針。故事講南宋兩位大儒陸九淵(1139—1193)與朱熹(1130-1200),在淳熙二年(1115)經呂祖謙的安排,共赴江西鉛山鵝湖寺論道。陸九淵主張“本心即理”,是心學一派的提倡者︰朱熹則強調“格物窮理”,算是理學正宗。兩人的思路不同,對儒學證道成聖采取的路徑不同,一個說尊德性為先,一個說道問學為上,論辯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到了最後,論辯者各執一詞,雖然不至于“雞...

【評論主題】45.下列各組語詞中,沒有錯別字的是那一組?(A)拔前躓後/飛揚跋扈 (B)破斧沉舟/班門弄斧 (C)望其項背/民心向背 (D)循私舞弊/循規蹈矩

【評論內容】跋前躓後ㄅㄚˊ ㄑ|ㄢˊ ㄓˋ ㄏㄡˋ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見「跋胡疐尾」條。唐˙韓愈˙進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評論主題】15.我國民初(11 年以前)的學制與下列哪一個國家差異較大?(A)日本(B)德國(C)法國(D)美國

【評論內容】

歐文說

日本的學制是仿法跟德

我們在民11年以前是仿日

所以我們在民11前

學制跟美國最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