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題組】 (二)比較討論前述結果,並嘗試思考此一假設「Co-60 每次衰變會放出兩 個 1.25 MeV 光子」是否合理與可能誤差的情況?

【評論內容】王立杰1-10 維高斯基:認為幼兒遊戲是幼兒想像力的開始,.....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4.考量到幼兒學習環境的安全性,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幼兒園扶手欄杆間隙不得大於15公分(B)拱型攀爬架的橫撐離地面不宜超過3公尺(C)常見的黃金葛、杜鵑花及聖誕紅適合種植於遊戲場(D)供教保人員

【評論內容】

(A)幼兒園扶手欄杆間隙不得大於10公分,扶手直徑應在3~4公分範圍內

(B)拱型攀爬架的橫撐離地面不宜超過1.4公尺(張茂英.幼兒教保活動設計p295)

(C)常見的有毒植物黃金葛、杜鵑花、聖誕紅、桃竹夾、牽牛花、鳳凰木…等

【評論主題】14.有關電報式語言(telegraphic speech)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句子不完整(B)意義常常模糊不清(C)將單詞組合成簡單的句子(D)完全不遵循正確的文法規則

【評論內容】

電報式語言(telegraphic speech):幼兒大約在兩歲時,開始將名詞及動詞連結在一起成為簡單的句子,但句子通常只有兩三個重要的字,省略了助詞、副詞、介詞等,類似電報通訊時所使用的語法,因此被稱為電報式語言。(張春興(民8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評論主題】6.還不到一歲的小宇常常發出「ㄅㄚ ㄅㄚ ㄅㄚ」的聲音。此時小宇的語言發展在下列哪一個階段?(A)啼哭階段(crying) (B)牙語階段(babbling)(C)咕咕階段(cooing) (D)私語

【評論內容】準備期或先聲期(0~1歲):哭→爆發音(1個月)→咕咕音(3個月)→牙語期(8個月)

【評論主題】73.下列樂器何者不適合放置在音樂律動區讓幼兒自由探索?(A)木琴(B)鋼琴、電子琴(C)各類鼓、鈴鼓(D)口琴、口風琴

【評論內容】公告答案是D,而且口琴和口風琴非常不適合,會有衛生問題吧!

【評論主題】下列有關智力累進觀 (incremental view) 的敘述,何者正確?(A)是為表現取向信念 (B)關注焦點在過程的好壞(C)認為智力是為一固定實體 (D)反對精熟取向的觀點。

【評論內容】

「腦的功能」的確可以被提升,不論是透過增加心智活動、充足的運用、規律的睡眠及飲食,還是將來可能出現的藥物或基因療法(黃榮棋(譯),2003),這種認為智力可以透過後天的學習而增加的想法,教育領域為稱「累進觀(incremental view)」的智力信念(Sternberg & Williams)。

孩子出生時所擁有的智力會跟隨他們一生,一個人雖然能夠透過優良的學習環境以及自身的努力,來獲取更大的學業成就,不過還是很難改變他天賦的智力條件,這個想法教育心理學家稱之為「實體觀(entity view)」的智力信念(Sternberg & Williams)

【評論主題】72. 下列理論學派中,何者認為社交互動對於語言發展是重要的?(A)行為學派(behaviorism) (B)先天論(nativist) (C)建構主義(constructionism)(D)認知發展

【評論內容】

類 別

傳 統 教 學 觀

社 會 建 構 教 學 觀

理念基礎

刺激反應連結論;

學習是從部分到整體。

認知/社會文化模式;

學習是從整體到部分。

語文能力

語文能力是處方性課程的成果,

強調字彙、拼字和文法的技能,惟有精熟技能才能有效閱讀。

語文能力是在有意義的脈絡中逐漸發展而成的;強調人際的溝通對話與真實情境的語言表達。

教師角色

知識的傳播者,正確答案由教師、課本和指引決定。

學習的協助者,透過教材的理解與表達,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學生任務

學生為正確答案努力,學習進步代表完成作業練習並進展到下個單元。

主動的探索者,視學習為開放性的反應,並在意義化的脈絡下找到合理的解釋...

【評論主題】【題組】10.凱因斯以基本心理法則提出消費函數C = Ca + c Yd,Ca>0,0<c<1,Yd 可支配所得。請問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各為何?

【評論內容】

貓哭症-造成體染色體第5對短臂有基因缺陷的原因目前仍不明,最常造成的症狀是生長發育遲緩及智能障礙,目前沒有可完全治癒此症的方法,大部分病人的智力屬於中重度的障礙,雖然有些小朋友不會講話,但是都能與人

 溝通。由於肌肉張力降低,平均小朋友要二到六歲才會走路。

【評論主題】11.在6與34之間插入15個數,使成等差數列,則此15個數的和爲____.

【評論內容】答案A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