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52.《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共收錄周代詩歌多少篇?(A)300 (B)302 (C)305 (D)310

【評論內容】

應該是三百十一篇

其中六篇因為只有篇名無歌詞

所以剩下三百零五

備騙惹拉"<

【評論主題】盟鼓勵歐洲的學校與學生跨國合作交流,參與學校交流計劃的學校,至少需要和來自三個不同國家的三個學校結為伙伴,花三年的時間共同設計課程,進行跨文化教學,並希望從2007 年到2013 年間,至少10%的教

【評論內容】

康美紐斯計畫英國與歐盟之教育合作,促進英國師生與會員國之間的教育交流;更利用網路科技建立線上國際合作的關係,如歐盟「e姐妹校」與英國的「global gateway」。種種策略讓英國師生更清楚認識文化差異及國際議題,透過進一步的校際交流拓展視野,且能抱持著欣賞與尊重多元的態度。而我教育部亦在《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中,將「拓展全球視野」列為四大綱領之一,可知我們亦積極擴展學生的國際觀,且列為教育施政重心之一。

 

伊拉斯莫斯計畫(Erasmus Mundus)是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計畫,該計畫推廣歐盟為全世界卓越學習中心,第一期實施期間自2004年至2008年止。伊拉斯莫斯世界計畫回應今日歐洲高等教育所面對的全球化挑戰,尤其是需要調整教育制度以符合知識社會的需求、提高歐洲高等教育全球性的吸吸力與知名度、

及促進全歐洲學歷結構整合;這些挑戰都是歐盟會員國目前教育改革的核心議題。

【評論主題】01.(A)布魯姆(B. Bloom) (B)蓋聶(E. D. Gagné) (C)柏朗(Brown) (D)波頓(Burton)認為「行為目標」分析,將教材分解為細小的「行為目標」用來描述預期學生學

【評論內容】布魯姆Bloom情意、認知、技能~就是教學目標的敘寫~要將其行為做更明確的描述~練習寫寫詳細教案就懂樓~

【評論主題】【題組】⑵2 < |z − i| < ∞(7 分)

【評論內容】(A)《夏山學校》(Summerhill) 人本的尼爾(B)《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   重建的伊里奇 (C)《民主與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 杜威   (D)《教育的語言》(The Language of Education  邏輯的謝富樂

【評論主題】四、請比較民國 98 年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前後大陸地區配偶身分權與工作權規定之異同?(25 分)

【評論內容】

階段

年齡

基模功能特徵

型態

感覺

動作期

0~2歲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識具有物體恆存性概念(延後模仿)

練習的遊戲

前運思期

2~7歲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

4.知覺集中、不可逆性

符號、裝扮

想像遊戲

具體

運思期

7~11歲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去集中化、較不自我中心

3.能理解可逆性、守恆的道理

4.能理解守恆的道理

5.分類、類包含、序列、遞移

邏輯思考

有規則的遊戲

形式

運思期

11歲h

1.能做抽象思維

2.能按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假設推理、命題推理、組合式推理)

抽象思...

【評論主題】五、請敘述頻譜分析儀之基本原理與應用。(20 分)

【評論內容】"幾大學習領域"?不是十大嗎??是議題才是七大吧???

【評論主題】【題組】⑵該偵檢器之計數效率為多少?(3 分)

【評論內容】在學習了解某項科學原理,了解科學原理應屬於認知策略!建議答案改為B

【評論主題】34下列有關教學評量的敘述,何者不完全正確?(A)形成性評量在教學中實施(B)總結性評量在教學末實施(C)診斷性評量在教學有困難時實施(D)評量是教學的終點,旨在評定成績

【評論內容】"診斷性評量在教學有困難時實施"應該是包含學習者有學習困難吧~可能要修改一下題目喔~

【評論主題】2.螺旋式課程的構想是由下列那一位學者所提出?(A)皮亞傑(J. Piaget) (B)泰勒(R. Tyler)(C)布隆姆(B. S. Bloom) (D)布魯納(J. Bruner)

【評論內容】

那是螺旋課程~!!那是螺旋課程~!!"納"是螺旋課程~!!!!!!!!!!!!!!!!!!!

【評論主題】60.下列那一位學者認為教育是萬能的?(A)皮亞傑(Piaget) (B)維高斯基(Vygotsky) (C)郭爾堡(Kohlberg) (D)華生(Watson)

【評論內容】

行為主義之父

華生 : "給我一打孩子,我可以把他們訓練任何你想要的樣子"  行為主義的始創者  宣稱心理學應把人的行為當作研究的對象,而把意識趕出心理研究領域。 行為主義的人格 1.人格是習慣系統的最終產物。 2.至於哪一種習慣系統如何支配人的行為,則取決於環境的影響。 3.在華生看來,人格既然是由環境中的行為習慣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變環境來改變人格。

【評論主題】29.王先生夫婦剛辦了離婚手續,正式結束了婚姻關係。他們有兩個孩子,兒子七歲、女兒五歲。以下何者是這兩個孩子對父母離婚最可能有的反應?(A)他們都會接受父母不會再在一起的事實(B)女兒會比兒子出現更嚴

【評論內容】

何薇玲-幼兒發展與輔導裡,P8-15影響人格發展因素:1.遺傳  2.成熟  3.環境

環境中有一部分叫做家庭狀況:

A.管教態度不一致

B.婚姻不和諧

C.父母離婚:

父母離婚對兒童的人格發展影響大於喪親。

"離婚"對不同年齡的兒童有不同層面的影響,就離婚原因的歸因而言,

3~6歲幼兒會對父母離婚感到自責;

7~8歲兒童多數認為父母離婚與自己有關,

9~12歲兒童少數認為父母離婚與自己有關;13歲以上才會認為自己不是父母離婚的原因。

D.喪親:嬰兒期喪母對人格發展影響較大;兒童期喪父對人格發展影響較大。

【評論主題】33.「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陶淵明(歸去來辭))句中「三徑」亦即三條小路,後來用以代指什麼?(A)尋常百姓家(B)官宦人家(C)荒蕪的宅院(D)隱士的居所

【評論內容】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回去吧!田園都快荒蕪了,為什麼還不回去呢?既然已讓形體役使了心志,為什麼還要獨自懊悔、悲傷?我覺悟過去的已無法挽回,也確知未來的還可以補救。幸好迷途還不太遠,就覺察到今日的正確和從前的錯誤。 

 

舟搖搖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船輕快地搖晃前進,風飄飄地吹拂衣裳。偶而向行人探詢前面的路程,只恨那晨光的微弱。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僕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終於望見了家門,欣喜若狂地向前奔跑。僮僕出來歡迎,幼兒等在門口。庭院中的小徑已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