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面有『慍』色:

【評論內容】試題目錯了吧= =

【評論主題】【題組】3.在空中揮舞筷子是不禮貌的。

【評論內容】這才對嘛! 感謝^^

【評論主題】一、解釋下列有關建築技術規則之名詞:【題組】⑴建築基地面積、建築面積及樓地板面積(10 分)

【評論內容】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會) 之任務如下:

1 關於教師初聘、續聘及長期聘任之審查事項。但依法令分發教師之初聘免經審查。

2 關於教師長期聘任聘期之訂定事項。

3 關於教師解聘、停聘及不續聘之審議事項。

4 關於教師資遣原因認定之審查事項。

5 關於教師違反本法規定之義務及聘約之評議事項。

6 其他依法令應經本會審查之事項。

【評論主題】二、甲是某市警察局第二分局刑事組偵查員,其朋友 A 在該市第一分局轄區內經營「○○美容坊」,並媒介、容留女子在該美容坊包廂內與不特定男客從事性交易,A 從中抽取三成牟利。某日 A 撥打電話向甲打聽警方

【評論內容】

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

1.決策行為是在一個裝有鬆散結構意見的垃圾桶中隨便抽取完成的。(1)一堆問題(2)一堆解決方法(3)成員流通大

2 垃圾桶模式(Garbage Can Model)是一種非理性的決策模式,應用此一模式來探討我國的一些教育政策或是決策的過程。最先是由Michael Cohen, James March, Johan Olson等人於1972年《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一書提出。而相關的概念,Lindblom在1959年就曾提及。這種模式是用來瞭解「無政府狀態」組織(organized anarchy)的決策過程。「無政府狀態」組織有三個特徵:目標模糊(problematic preferences)、對如何達成目標的方法亦不甚清楚 (unclear technology)、流動性參與(fluid participation)。

【評論主題】幼兒見到別的幼兒因打針而恐懼啼哭,就學到會對打針表現恐懼啼哭,這種學習方式稱之為: (A)增強作用(B)組織(C)替代學習(D)同化。

【評論內容】

替代學習是-- 只從別人的學習經驗即學到新經驗的學習方式

【評論主題】跨領域跨學科對話合作設計課程(A)共有式(B)聯立式(C)並列式(D)窠巢式

【評論內容】(1)在單一學科中的統整:1.分立式:如同潛望鏡,只有一個方向、單一觀點及專注於單一學科。2.聯立式:如同觀劇用小型雙眼望鏡,重視每一學科的細部,亦即關注其精細處和內部 連貫性。3.窠巢式:如同3D立體眼鏡,將單一現象、主題單元多面化。(2)兩個以上學科間的統整:4.並列式:如同眼鏡,藉由廣泛的相關的概念,建構出不同教材架構。

5.共有式:如同雙眼望遠鏡,二個學科同時分享其概念與技能上重疊的部分。

6.張網式:如同伸縮望眼鏡,將各個觀點當成一主題,再以蜘蛛網式聯結不同的要素。

7.線串式:如同放大鏡,透過再了解課程方式充實課程內容。

8.整合式:如同萬花筒,利用每一學科的基本要素形成新的型態與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