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7 相信政治理論應該建立在可觀察的行為之上,並且提出可測量的資料來進行研究,是下列何種主義? (A)個人主義 (B)行為主義 (C)社群主義 (D)馬克思主義

【評論內容】

個人主義(英語:Individualism)是強調個人內在價值的道德立場、政治哲學、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觀。個人主義提倡個人(生涯)目標和願望的實現,重視(個人思想與行動的)獨立和自力更生,主張個人利益優先於國家或社會群體,反對社會或政府等機構對個人利益的外部性干涉。個人主義的定義通常與極權主義、集體主義和其他社團主義社會形式形成對比。

 行为主义(英語:Behaviorism)又稱為行為論,是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的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为,反对研究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识。社群主義(英語:Communitarianism)是一種提倡民主卻與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對立的政治哲學,又譯作社區主義、共同體主義、合作...

【評論主題】根據我國內政部規劃,擬將現行全國廿五縣市改為「北北基」、「臺中縣市」與「高雄縣市」等「三都」,並合併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及臺南縣、市,再加上現有縣成為「十五縣」。關於此方案之法定程序,請問下列何者正

【評論內容】地方制度法7-1縣(市)擬改制為直轄市者,縣(市)政府得擬訂改制計劃,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

【評論主題】.憲法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增修條文作為憲法之一部分,自應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民權利有更進一步的闡述。下列何者不是我國《憲法增修條文》對於人權的規定? (A)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之創制權及複決權,皆由人

【評論內容】立法委員1/4提議,3/4出席,出席3/4決議,公告半年,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半數

【評論主題】10. 下列有關倫理與道德的敘述,何者錯誤? (A)倫理與道德名異而實同,只是範圍和層次不同 (B)虐待動物,不只是不合道德,也是違反倫理的 (C)倫理關係必須合乎道德,才能使人向善 (D)道德要從倫

【評論內容】道德是德性的律令, 比如中國人所說惻隱之心, 不用教導你,你天生便有這樣的良知。倫理是人倫關係。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朋友等。道德是透過倫理去實踐的。沒有倫理關係,道德只是空談。

【評論主題】【題組】44. 日本生產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A)3/4 (B)4/3 (C)3/2 (D)2/3。◎機會成本又稱為經濟成本(economic cost)。基本的觀念是,為了獲得某種東西「因而必須

【評論內容】◎以下是日本與法國生產汽車與葡萄酒的比較:  假設以生產汽車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在日本每小時可生產10輛汽車,在法國則可生產4輛汽車。以生產葡萄酒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每小時在日本可生產15加侖葡萄酒,而在法國則可生產3加侖葡萄酒。請依上文內容回答下列第42~44題...

【評論主題】【題組】43. 法國生產葡萄酒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A)3/4 (B)4/3 (C)3/2 (D)2/3。

【評論內容】◎以下是日本與法國生產汽車與葡萄酒的比較:  假設以生產汽車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在日本每小時可生產10輛汽車,在法國則可生產4輛汽車。以生產葡萄酒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每小時在日本可生產15加侖葡萄酒,而在法國則可生產3加侖葡萄酒。請依上文內容回答下列第42~44題:

【評論主題】【題組】27、下列何者不屬於該項基本人權所保障的內涵? (A)應考試 (B)學習權 (C)環境權 (D)健康照顧。

【評論內容】第一代人權: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只要求政府不去做可能損害它們的行動,不需要動用多少資源就可以立即實現。第二代人權: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強調的是公民有權要求國家提供保護和幫助。第三代人權:和平權、環境權和發展權,是對全球相互依存現象的回應。

【評論主題】13.瓦薩克的「三代人權說」,說明人權內涵的發展歷程。關於三代人權的發展何者敘述正確? (A)第一代人權強調的是經濟、社會與文化的權利 (B)第二代人權強調的是公民與政治權利 (C)第三代人權重視的是

【評論內容】第一代。 個人       。 消極。    公民自由及政治權利第二代。 群體       。 積極。    生存、工作、受教育等社會權

【評論主題】Tom:Jack was stopped by the police again for speeding and his driver's license was taken away.

【評論內容】傑克又一次被警察攔下因為超速而且駕照被拿走。法蘭克:.....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0 下列那一種類型的團體最符合對目標達成要求低,只追求友善、沒有衝突、成員間關係良好的組織氣候的敘述? (A)權威型團體 (B)非正式團體 (C)反應型團體 (D)任務型團體

【評論內容】非正式組織(informal organization)  

是一種並無正式組織結構或指揮隸屬關係,亦缺乏明確權責界定,由成員間自然互動形成的團體。換言之,非正式組織其權力不是來自於授權,而是由於人員交互行為下產生認同關係所形成的結果。非正式組織包括企業內的次團體,政黨內的派系等。

非正式組織的特質

1.自然形成:

人在組織中彼此來往,建立情感,自然產生的親密感及歸屬感。這裏所說的自然形成通常包括下列因素:個性、教育程度、社會團體、領導者的力量等。

2.建立非正式的社會關係:

有別於正式組織的層級節制及分工,非正式組織所產生的認同感會縮近彼此的社會距離,成員間的交往也遵循自由意識,而非隸屬關係。

3.影響力:

以影響力來領導,而非...

【評論主題】【題組】文中「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意謂此花:(A)仍然不盡興 (B)尚覺有些虧欠 (C)已經盡了本分 (D)毫不眷戀的離去

【評論內容】㞈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已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 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 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 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 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李漁〈芙蕖〉)

【評論主題】【題組】文中「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的「資」,意指:(A)收穫 (B)資助 (C)成本 (D)資質

【評論內容】㞈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已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 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 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 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 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李漁〈芙蕖〉

【評論主題】2. 寫出 12×9×57的標準分解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評論內容】d為何不可以。。。。

【評論主題】【題組】文中「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的「資」,意指:(A)收穫 (B)資助 (C)成本 (D)資質

【評論內容】㞈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已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 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 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 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 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李漁〈芙蕖〉

【評論主題】【題組】文中「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意謂此花:(A)仍然不盡興 (B)尚覺有些虧欠 (C)已經盡了本分 (D)毫不眷戀的離去

【評論內容】㞈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已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 既作飄颻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於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 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內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 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於主人矣;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 似未開之花,與翠葉並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李漁〈芙蕖〉)

【評論主題】2. 寫出 12×9×57的標準分解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評論內容】d為何不可以。。。。

【評論主題】13.請選出正確字形的選項:(A)西裝筆挺(B)篷蓽生輝(C)滿腹勞騷(D)固步自封

【評論內容】(A) 西裝筆挺 (B)「蓬」蓽生輝 .....

【評論主題】11. 請寫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四種敘述? (8 分)

【評論內容】「奮」發向上

【評論主題】11. 請寫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四種敘述? (8 分)

【評論內容】「奮」發向上

【評論主題】11. 請寫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四種敘述? (8 分)

【評論內容】「奮」發向上

【評論主題】11. 請寫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四種敘述? (8 分)

【評論內容】「奮」發向上

【評論主題】【題組】50. 導致後來平板電腦價格下跌的原因可能為何?(A)市場出現新產品 (B)營業稅稅率提高 (C)消費者所得提高(D)應用軟體的增加 (E)生產技術的提升

【評論內容】生產技術提升,成本下降,產量增加,價格下跌。(整條供給線向右移動)

【評論主題】10. 下列有關倫理與道德的敘述,何者錯誤? (A)倫理與道德名異而實同,只是範圍和層次不同 (B)虐待動物,不只是不合道德,也是違反倫理的 (C)倫理關係必須合乎道德,才能使人向善 (D)道德要從倫

【評論內容】道德是德性的律令, 比如中國人所說惻隱之心, 不用教導你,你天生便有這樣的良知。倫理是人倫關係。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朋友等。道德是透過倫理去實踐的。沒有倫理關係,道德只是空談。

【評論主題】3.根據報載,某營運狀況良好、福利優渥的公司,在招考新進員工的時候,給予該公司員工子女加分20%的優待。請問這項措施會產生什麼效果? (A)加速社會的水平流動 (B)加速社會的垂直流動 (C)減緩社會

【評論內容】

社會流動是指從一個階級轉變成另一個階級,而階級的改變通常與職位、職業有關。一、依流動方向分成垂直流動及水平流動:(一)垂直流動:又分為向上流動及向下流動1.向上流動:階級由下往上流動,(例如:清潔工中了樂透變成億萬富翁)2.向下流動:階級由上往下流動,(例如:億萬富翁破產變成清潔工)(二)水平流動:職位改變了,但階級沒變。(例如:A公司會計員工作轉到B公司當會計員)二、依照個人或兩代間的流動又分為代間流動及代內流動。(一) 代間流動:指兩代間職業的變化又稱世代流動或代紀流動,是指父親和兒子之間職業的變動。代間流動可能是向上流動(例如:三級貧戶佃農的兒子後來當上總統),也可能是向下流動(例如:企業家第二代不想接手父親的產業而當起藝術家),當然也有水平流動(例如:機車行的兒子繼承家業)三、代內流動,又稱職業流動或同代流動,是指個人職業的改變(例子請參考上面垂直流動及水平流動

【評論主題】.憲法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增修條文作為憲法之一部分,自應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人民權利有更進一步的闡述。下列何者不是我國《憲法增修條文》對於人權的規定? (A)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之創制權及複決權,皆由人

【評論內容】立法委員1/4提議,3/4出席,出席3/4決議,公告半年,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半數

【評論主題】根據我國內政部規劃,擬將現行全國廿五縣市改為「北北基」、「臺中縣市」與「高雄縣市」等「三都」,並合併新竹縣、市,嘉義縣、市及臺南縣、市,再加上現有縣成為「十五縣」。關於此方案之法定程序,請問下列何者正

【評論內容】地方制度法7-1縣(市)擬改制為直轄市者,縣(市)政府得擬訂改制計劃,經縣(市)議會同意後,由內政部報請行政院核定。

【評論主題】【題組】44. 日本生產汽車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A)3/4 (B)4/3 (C)3/2 (D)2/3。◎機會成本又稱為經濟成本(economic cost)。基本的觀念是,為了獲得某種東西「因而必須

【評論內容】◎以下是日本與法國生產汽車與葡萄酒的比較:  假設以生產汽車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在日本每小時可生產10輛汽車,在法國則可生產4輛汽車。以生產葡萄酒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每小時在日本可生產15加侖葡萄酒,而在法國則可生產3加侖葡萄酒。請依上文內容回答下列第42~44題...

【評論主題】【題組】43. 法國生產葡萄酒的機會成本是多少? (A)3/4 (B)4/3 (C)3/2 (D)2/3。

【評論內容】◎以下是日本與法國生產汽車與葡萄酒的比較:  假設以生產汽車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在日本每小時可生產10輛汽車,在法國則可生產4輛汽車。以生產葡萄酒而言,每100位人力資源每小時在日本可生產15加侖葡萄酒,而在法國則可生產3加侖葡萄酒。請依上文內容回答下列第42~44題:

【評論主題】【題組】27、下列何者不屬於該項基本人權所保障的內涵? (A)應考試 (B)學習權 (C)環境權 (D)健康照顧。

【評論內容】第一代人權: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只要求政府不去做可能損害它們的行動,不需要動用多少資源就可以立即實現。第二代人權: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強調的是公民有權要求國家提供保護和幫助。第三代人權:和平權、環境權和發展權,是對全球相互依存現象的回應。

【評論主題】34.就政黨本身的性質來說,以代表政黨支持者的意見或利益為主的政黨,稱為什麼?(A)掮客型政黨 (B)整合型政黨 (C)理念型政黨 (D)理想型政黨。

【評論內容】。掮客型政黨(實用型政黨)不具鮮明意識型態,全以政黨利益爭取選民認同

【評論主題】13.瓦薩克的「三代人權說」,說明人權內涵的發展歷程。關於三代人權的發展何者敘述正確? (A)第一代人權強調的是經濟、社會與文化的權利 (B)第二代人權強調的是公民與政治權利 (C)第三代人權重視的是

【評論內容】第一代。 個人       。 消極。    公民自由及政治權利第二代。 群體       。 積極。    生存、工作、受教育等社會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