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正向」與「負向」兩類情緒各有何功能?

【評論內容】民法第一條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7 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受緊急危難,得發布緊急命令。試問總統曾於下列何時發布緊急命令?(A)我國退出聯合國 (B)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 (C)九二一大地震 (D)SARS 發生時

【評論內容】緊急命令(處分令)總計發布過5次分別是蔣中正發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八七水災、中美斷交、蔣經國去世、九二一大地震 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圓券,整理財政),1948年8月19日發布八七水災緊急處分令 (1959年8月7日發生),1959年8月31日發布(時效至1960年6月30日)中美斷.....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5 甲不服原處分機關對其處以 50 萬元罰鍰之處分,提起訴願。受理訴願機關審理後發現,依原處分機關所訂裁量基準,甲之案件實應處 80 萬元罰鍰,始為適法。訴願管轄機關應為如何決定?(A)撤銷原處分,

【評論內容】訴願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所謂「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是指訴願人處於較原處分更不利之法律上地位,有利與否在理論上固應就訴願決定的主文判斷。但是我國制度,訴.....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二、壓力的性質為何?為何需要「管理」?此管理能力與個體的問題解決能力、道德發展有何關聯?請舉實例說明。(25分)

【評論內容】緊急命令:1.總統的緊急命令,需要經過行政院 院會決議

【評論主題】27 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受緊急危難,得發布緊急命令。試問總統曾於下列何時發布緊急命令?(A)我國退出聯合國 (B)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 (C)九二一大地震 (D)SARS 發生時

【評論內容】緊急命令(處分令)總計發布過5次分別是蔣中正發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八七水災、中美斷交、蔣經國去世、九二一大地震 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圓券,整理財政),1948年8月19日發布八七水災緊急處分令 (1959年8月7日發生),1959年8月31日發布(時效至1960年6月30日)中美斷.....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二、壓力的性質為何?為何需要「管理」?此管理能力與個體的問題解決能力、道德發展有何關聯?請舉實例說明。(25分)

【評論內容】緊急命令:1.總統的緊急命令,需要經過行政院 院會決議

【評論主題】二、申論題 (一)臺灣平均每戶耕地面積狹小,個別農民產量小且不固定,貨源品質不易掌握,因應貿易自由化及國際化,農會辦理農產運銷業務,可以採取那些做法,達成規模經濟及貨源穩定。

【評論內容】(C)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指的是: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主要是在呼應原文第一句"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我曾經整天思索,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

【評論主題】27 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受緊急危難,得發布緊急命令。試問總統曾於下列何時發布緊急命令?(A)我國退出聯合國 (B)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 (C)九二一大地震 (D)SARS 發生時

【評論內容】

緊急命令(處分令)總計發布過5次分別是蔣中正發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八七水災、中美斷交、蔣經國去世、九二一大地震 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發行金圓券,整理財政),1948年8月19日發布八七水災緊急處分令 (1959年8月7日發生),1959年8月31日發布(時效至1960年6月30日)中美斷交緊急處分令 (1978年12月15日發生),1978年12月16日發布(1979年1月18日另發布補充命令)蔣經國去世緊急處分令 (1988年1月13日發生),1988年1月13日發布(時效1個月)九二一大地震緊急命令 (1999年9月21日發生),1999年9月25日發布(時效6個月)

【評論主題】45 甲不服原處分機關對其處以 50 萬元罰鍰之處分,提起訴願。受理訴願機關審理後發現,依原處分機關所訂裁量基準,甲之案件實應處 80 萬元罰鍰,始為適法。訴願管轄機關應為如何決定?(A)撤銷原處分,

【評論內容】訴願上「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所謂「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是指訴願人處於較原處分更不利之法律上地位,有利與否在理論上固應就訴願決定的主文判斷。但是我國制度,訴願決定行政機關不願意自行變更,大多以撤銷發回作為一個終結參考網址:http://www.justlaw.com.tw/LRdetail.php?id=428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緊急命令:1.總統的緊急命令,需要經過行政院 院會決議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民法第一條規定:「民事,法律所未規定者,依習慣,無習慣者,依法理。」

【評論主題】30 有關憲法增修條文第 3 條第 2 項第 3 款不信任案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立法院得經全體委員二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B)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無

【評論內容】

行政院長不信任案vs.解散立法院:

1.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10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15日內作成決議。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7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15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1/3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

不信任案提出72小時後,應於48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1/2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10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通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2.若立院通過對行政院長不信任案後10日內,經諮詢利法院院長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總統於戒嚴或緊急命令期間不得解散立法院。立法院解散後應於60天內舉行立委選舉,並於選舉結果確認後10日內自行集會。

【評論主題】貞姜者,齊侯之女,楚昭王之夫人也。王出遊,留夫人漸臺之上而去。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使者至,請夫人出,夫人曰:「王與宮人約令,召宮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從使者行。」使者曰:「今

【評論內容】《列女傳》選取的故事體現了儒家對婦女的看法,其中有一些所讚揚的內容在現在的多數人看來是對婦女的不公平的待遇,所以覺得答案為(B)者亦有。但《列女傳》內容主要表揚婦女的貞節情操所以還是選擇(C)較為適當

【評論主題】三、一根簡支撐樑承受三個負載與一個彎矩作用如圖所示。試繪製沿著此樑的長度方向之剪力分布圖(10 分)與彎矩分布圖(15 分)。

【評論內容】因為題目問的是"回復國籍者"

第 18 條

回復中華民國國籍者,自回復國籍日起三年內,不得任第十條第一項各款公職。但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評論主題】第四題:假定一個開放的經濟體系模型如下:C = 50 + 0.75(Y-T),I = 40 + 0.1Y,G = 300,T = 0.2Y + 80,X = 250,Z = 0.1Y各符號代表意義如下

【評論內容】繼受取得,又稱“傳來取得”。通過一定法律行為或其他法律事實,從原所有人那裡受讓所有權的所有權取得方式。主要包括買賣、互易、贈與、繼承、遺贈、消費借貸等。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初領或補領國民身分證,應由本人親自為之。換領國民身分證,由本人親自或以書面委託他人為之。但未滿14歲請領者,由法定代理人為之;年滿14歲之未成年人得由本人委託法定代理人一方或由法定代理人申請。

【評論主題】五、試述船舶交通服務(VTS)之功能,並說明之。(20 分)

【評論內容】公、私法混合契約舉利:勞工貸款,當事人須具有勞工身分才能享有國家給予的優惠貸款,所以,具不具備勞工身分的審查,是屬於公法上的行政處分,就有裁量權的適用,如不服機關的認定,當然可以申訴。而一但資格符合,銀行就可以依優惠貸款規定辦理貸款業務,這部分就屬私法行為。資料源於知識家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授權命令與職權命令係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7條所為之分類。前者性質多屬法規命令,職權命令學理上應限於行政規則,但事實上涉及人民權利義務甚多,有稱執行命令,非僅限內部適用,其合法性有待解決。二者之區別標準係行政機關訂定命令時有無法律授權,理論上無混淆之可能。惟以往行政機關常發布具有法規命令性質之職權命令,法律有受權時,授權又甚空泛,致二者實質上無明顯區別。目前行政程序法所稱之法規命令,已專指授權命令,排除職權命令。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係?(A)刑法與刑事訴訟法(B)民法與行政法(C)公司法與票據法(D)刑法與陸海空軍刑法

【評論內容】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實體法與程序法民法與行政法:私法與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