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36.企業如果不再向既有的供應商採購(不論是原料、半成品或成品),並建立屬於自己的供應商,上述該行為是在進行:(A)向前垂直整合(forward vertical integration)(B)向後垂

【評論內容】垂直整合有兩種類型:和生產過程的下一步進行合併稱為向前整合(forward integration),和生產過程的上一步進行的合併稱為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 )。商業活動彼此之間的向前或向後取決於它們離最終消費者的距離的遠近。

【評論主題】33.組織有兩個主要的結構控制形式:機械式控制 (mechanistic control) 及有機式控制 (organic control)。下列何者不是機械式控制的特點?(A)員工順從 (B)嚴懲的

【評論內容】

一.古典學派組織理論(Classical Organization)古典組織乃係以韋伯的層級組織為主要代表,此種組織模式有如下特點:1.強調層級結構。因為此特點不是扁平式組織2.強調職位、職權與規章制度。3.組織成員均具有分工之專長。4.決策均經由理智思考所形成,未摻雜私人情感。5.是一部迅速、嚴格、沒有彈性的機器組織體。以上為機械式控制 (mechanistic control) 

【評論主題】32.由布萊克(R. R. Blake)及莫頓(J.S. Mouton)所提出的管理格矩(managerial grid,又稱管理格道),若橫軸代表對生產的關心程度(concern for produ

【評論內容】

布拉克與毛頓對於五種主要領導型態的內涵作如下的解釋:

(1)權威服從式管理:此為主管對產量顯示最大關心與對員工顯示最少關心的管理方式,管理者藉行使專斷的權力促使員工達到最高的生產量。(業績中心型-9,1)

(2)鄉村俱樂部式管理:此為主管對員工顯示最大關心與對產量顯示最少關心的管理方式,管理者的作風及努力重點在促進同僚及部屬的良好感覺。(懷柔型-1,9)

(3)無為式管理:此為主管同時對產量與對員工顯示最少關心的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只從事最少且必需的努力,以求在組織內保住其身分地位而已。(無為型-1,1)

(4)組織人式管理:此為主管同時對產量與對員工顯示中度關心的管理方式,為中庸型的方式,根據學者的看法,大多數的管理者...

【評論主題】27.下列何種理論是一個整合而全盤性的理論,主張激勵的產生是由兩個因素所造成的:(1)個人有多麼希望獲得某種東西(或某種結果);(2)個人認為獲得此東西(或此結果)的可能性有多大?(A)期望理論 (B

【評論內容】Vroom 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認為員工會受到激勵以提高生產力,員工相信他的努力可以得到好的績效考核,而好的績效考核可以得到組織的報酬,報酬可以滿足員工的個人目標。期望理論認為會影響員工的努力和動機,進而促使組織期望行為的發生,受三個主要變項的影響:1. 努力能達成績效的期望(Effort-to-Performance Expectancy)2. 績效能帶來報酬的期望(Performance-to-Outcome Expectancy)3. 個人對報酬的偏好與價值(Value)

【評論主題】20.團體發展階段中的哪一個階段團體成員間會有很多的衝突,對應該做的事有不同的意見,若沒有順利地通過這個階段,團隊可能就會夭折,或者在後來產出較差的專案?(A)動盪期(storming) (B)規範期

【評論內容】Tuckman 在1977年歸納的五階段團體發展模式:(1)形成期(Forming)(2)動盪(風暴)期(Storming)(3)規範期(Norman)(4)表現期(Performing)(5)休止(散會)期(Adjourning)(Tuckman & Jensen, 1977)

【評論主題】15.海軍潛艇的指揮官之權力來自正式職權,下列哪一項不是他一定擁有的權力?(A)法制權(legitimate power) (B)強制權(coercive power)(C)專家權(expert po

【評論內容】權力既然是行政領導運作要素之一,那麼權力的基礎有哪些呢?目前主要以富連基French與芮文Raven說法為主,他們依其⋯⋯基礎將權力分為五種: (1) 獎賞權:是藉獎賞鼓勵(包括物質的及精神的兩種)而取得的權力。 (2) 強制權:是藉強迫或懲罰而取得的權力。 (3) 法職(制)權:是藉法規或職位而取得的權力。 (4) 參照權:是藉高尚人格使人認同而取得的權力。 (5) 專家權:是藉專門知識而取得的權力。

【評論主題】29 藉著監測投入、轉換過程、產出、影響等變數間的關係,了解政策結果是否為不充分的政策投入所造成的,或是在對標的人口提供資源及服務過程中有所偏差的結果,是何種政策監測途徑?(A)社會研究累積途徑(B)

【評論內容】審計是對資料作出證據搜集及分析,以評估企業財務狀況,然後就資料及一般公認準則之間的相關程度作出結論及報告。進行審計的人員必需有獨立性及具相關專業知識。